【本報訊】中央政策組收回研究資助局每年2,000萬元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的審批權,研資局主席錢大康昨直指對決定感到詫異,不過自己無權反對。他多次強調學術研究必須政治中立,不可由上而下,否則只是「做功課」,不是「做研究」。他又指原先負責審批的小組將解散,小組的外國學者成員則期望中策組將申請交由獨立學者審批。
將於年底卸任的研究資助局主席錢大康,昨出席研資局頒獎禮時接受訪問,被問及中策組收回每年2,000萬元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審批權時,錢大康解釋指,中策組是「通知」他要收回審批權,而不是諮詢他的意見。他指中策組原本承諾資助計劃是將延續至15年中,如今突然變卦,他感到詫異;不過該筆款項來自中策組,研資局無權反對。
「否則只係做功課」
錢大康指早前曾向中策組解釋研資局現行審批申請的運作模式,不過對方就未談及將如何審批申請,只表示「從長計議」。事件是否反映政府干預學術自由,錢大康指言之尚早,不過他多次強調學術研究必須基於事實,不可有政治立場,更不可由上而下。「做研究是要找尋真理,如果已經有咗答案,咁係做功課!」記者早前以電郵向分組成員查詢,分組主席Julien O. Teitler教授回覆指不評論研資局行政運作;另一成員普林斯頓大學的Lynn T. White III教授就指數星期前獲通知中策組將收回審批權。她明白中策組是較接近政府的機關,期望它委任獨立學者負責審批,能否做到就須視乎將來的機制,她認為將來的制度必須着眼於如何提高香港的政策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