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但講timing(時機),而且對此還十分講究。中醫在防病與治病中都十分講究時機。在防病養生中,中醫注重因應不同的時候作不同的防病措施,例如四季養生。此外,在治病中,又特別注重捕捉可以治病的時機,並計算預測疾病治癒的時候。
根據節氣處方中藥
近日曾經有一名30歲出頭的年輕人,因為反覆泄瀉低熱多日不癒到診所求診,當時他的症狀是流涕、惡寒、一日內瀉下水樣大便兩三次及腹悶不適等。以往他間中會出現泄瀉的情況,曾經接受西醫檢查而未有發現異常,但是今次兼有感冒不適,使他特別困苦。根據求診的節氣,乃屬於小雪與大雪之間,天氣較為寒冷,了解天時以後,筆者經過四診,判斷他體質屬於脾虛,加之受到外界風寒影響,正是脾虛而外兼風寒。故處方兩帖桂枝人參湯加減以溫中散寒。一方面解決外感問題,另一方面解決泄瀉問題。於覆診的時候年輕人巳經再無泄瀉,而且低熱已退。
其實中醫並不是慢郎中,而且還是善於捕捉治療時機的「獵手」,所以治急病也可以有很好的療效,只是有時候礙於患者的病情已久,病情轉深,或者患者的體質虛弱,加之失治誤治等,令治療時間也難免要延長。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馮佳賢醫師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