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球,可說是籃球場上最容易的得分方式。只要平心靜氣踏上罰球線,在沒人攔阻下,怎計也比人叢中突入上籃,或射入3分波容易。無奈罰球卻是不少高佬的死穴,正如當下以48.8%在罰球命中率榜排尾2的懷特侯活,就為此頭痛不已。
早前多位隊友都向「超人」畀意見,望助他改善罰球;拜恩就老實不客氣,指他小時候「學壞手」:「歐洲的高佬手法都很好,他們不會因為高而只接受籃底訓練,一樣會練射波和運球;可能侯活之前的教練都想他只待在籃底,不讓他射波。」
相比奧尼爾的手法,懷特侯活實在不應只得4成多的罰球命中率,這可能與其心理質素有關。打籃球朋友都知,站上罰球線看似容易,但壓力每成射失的元兇;記得N年前還是打學界的日子,有場波餘下10秒,落後3分,我射3分時博得罰球,結果第1球就炒了,第2球又射失,最後一球應射失博搶籃板卻滴入。球隊輸波,賽後自然換來一頓痛罵。
今季罰球最差的「Top 15」中,赫然有金塊控衞T羅遜在內,其命中率不足66%;原因可能是他剛續4年肥約(4年4,800萬美元),場上患得患失,連帶罰球命中率也由上季的82.4%直線下滑。
談到受壓力影響而射失罰球,經典例子當然是95年的總決賽首戰。該仗,生涯罰球命中率7成的N安達臣,竟於比賽尾段連續射失4個罰球,最終令魔術加時不敵火箭,連鎖反應下更慘遭火箭以4:0掃走。N安達臣之後一蹶不振,罰球命中率一度跌至3成多,最後黯然退役。「超人」本就因扭轉會而形象破產,如因罰球差而累湖人失落總冠軍,分分鐘重演安達臣悲劇。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