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兩船無加入航行監察系統

海難兩船無加入航行監察系統

【海難聆訊】
【本報訊】10.1南丫島海難調查委員會聆訊正式展開,撞船真相逐漸曝光。調查委員會代表律師在陳詞中,首度披露事發當晚,999熱線中心在撞船後1分鐘,即接獲肇事港燈客船南丫四號乘客報案,船隻更於5分鐘內極速沉沒。海事處電子工程師作供時指,該處監察系統雖可向船隻發出撞船警告,惟涉事兩船未有加入系統,事發時未有發出相關警告。

首日正式聆訊,調查委員會代表律師石永泰在開場陳詞中,指委員會須先處理撞船成因,以及南丫四號快速沉沒原因。他引述天文台資料,指事發時海面能見度良好,風勢微弱,對航行沒有大影響。涉事港九小輪海泰號,於當晚8時4分,接載62名乘客從中環駛往南丫島榕樹灣;港燈客船南丫四號則於8時16分離開南丫島避風塘,出發往維港觀賞煙花。

海事處電子工程師嚴潔明(左二)指加入航行監察系統的多為大型內河船。
謝榮耀攝

迎面距少於360米會警告

石永泰指,兩船最初相距約兩浬,南丫四號出發1分鐘後,已可用肉眼與海泰號相對望,再過3分鐘兩船相撞。根據警方資料,999報案中心於當晚8時21分3秒,接獲南丫四號乘客報案,船隻5分鐘內沉沒。聆訊展示的驗船圖片中,南丫四號左船尾位置的船身被撞出大裂縫,船底「食水位」亦有兩個破洞;上層船艙座椅更幾乎全部飛脫,地板只剩安裝座椅的螺絲孔。警方資料顯示,撞船前海泰號正以高速行駛,而雷達資料亦顯示,兩船在撞船前未見減速,於當晚8時20分11秒,南丫四號船速就突然跌至零。
首位作供證人是海事處電子工程師嚴潔明,他指,按海事處船隻航行監察系統設定,於港外迎面行駛船隻,若距離少於360米或航程少於3分鐘,系統會發出警告通知有撞船風險,監察中心當值人員可即時通知船隻轉向。不過加入該系統的多為遠洋船或大型內河船,涉事兩艘船均未有加入系統,事發時系統未有發出相關警告。
昨日約10名海難死難者家屬及倖存者繼續到場旁聽,港燈董事總經理曹棨森也透過代表律師,感謝社會各界及政府在事故的援助。聆訊今日會由海事處海事監督馬志德作供,然後傳召水警及雷達系統供應商技術專家作供,解釋雷達系統運作事宜,稍後會由英國專家Nigel Robert Pryke就船隻軌迹報告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