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搜好行:雨季,回家了。

遊搜好行:雨季,回家了。

在香港,一說去非洲看動物,許多人都想到了南非和肯亞,尤其是每年七、八月份的動物大遷徙,東非肯亞更是熱門地點。很少有人會想到肯亞邊上的坦桑尼亞,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大遷徙的動物,都是坦桑尼亞的原產。
  於是我們這次就去了坦桑尼亞。十一月,雨季到了,水草豐盛了,動物成群成群從肯亞返回老家了。
文、攝:李純恩

非洲也說普通話

飛機從杜拜起飛,五個小時之後,從海上飛進了非洲大陸,坦桑尼亞的平原一望無際,沒多久,就在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降落。
一架七三七飛機的乘客已經把狹小的機場塞滿,熙熙攘攘填了入境表格,解釋為甚麼沒有在香港打防疫針,許多西方遊客擠成一堆拿臨時簽證,空氣中有不同種族的體味。然後便唏哩呼嚕過關入了境。
拿了行李,推出去一看,室外接機的人群中差不多有一半是中國人。這才想起中國是坦桑尼亞的主要援助國之一,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坦贊鐵路」,到後來的中國醫療隊,到今天中國建築工人成群在那裏蓋高樓大廈──他們說,在達累斯薩拉姆的主要街道上,普通話也是一種溝通語言,因為你很容易碰到中國人。
然而,這跟我們的行程沒有關係,我們的目的地,是在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馬扎羅(Kilimanjaro)旁邊的阿魯沙(Arusha),那裏有國家公園,我們是去看動物的。

黑夜降落黑人堆

出了國際機場,坐五分鐘車就到了旁邊的國內機場,十三座的小型螺旋槳飛機像私家車一樣停在跑道上,也沒有航班時間,約好了,等齊了人就起飛。一直往西北飛,航程為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在一小時十分鐘之後太陽西下,天黑了,機師告訴我們,原定的機場跑道上沒有燈,無法降落,要轉飛附近一個跑道有燈的機場,接着他就通知接我們的汽車從一個機場轉往另一個機場。
這在當地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按部就班慣的香港人來說,卻是有趣的經驗。於是我們有趣地在另外一個機場降落,有趣地在黑呼呼的機場外混在黑人堆裏等車,有趣地登上四輛越野車往酒店而去。沿途也是黑呼呼的,偶爾有些幽暗發青的日光燈管從公路邊的房子裏透出光來,高大的乞力馬扎羅山像屏障一樣在遠處展出一道黑影。
我問開車的司機,這個季節能看到的動物多嗎?他說那要看你運氣,猴子和羚羊是一定有的。蛇呢?同車的朋友問。司機聳聳肩:Everywhere。我的頭皮一下子發麻。
這就是坦桑尼亞之行的開始。

非洲必備的節目──坐熱氣球俯瞰國家公園。

熱氣球下望塞倫蓋蒂。

在晨曦中出發的角馬。

後園養的羚羊斑馬

我們的行程是從阿魯沙出發,一直往西北部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而去,路上停一晚,第二天繼續上路,總車程為十個小時。途中經過原野經過小鎮經過村落。路況很差,地方很窮,遇有軍隊駐紮處,司機就會警告:不要拍照,以免麻煩。
最有秩序的地方,反倒是國家公園。每到一個國家公園,所有進入的車輛都要先作登記,然後在閘口出示證件。進了那個閘口,裏面天大地大,就是動物樂園了。
從阿魯沙到塞倫蓋蒂途中,我們先去了曼雅拉湖國家公園(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順道而已,用了幾小時轉了一個圈,初會野生動物,看到幾隻狒狒已經有些興奮,遠遠碰上了象群和斑馬,都以為珍品了。這個國家公園不大,直至一天之後進入了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才知道甚麼才算真正地與野生動物為伍,因為我們住的酒店都在國家公園裏面,酒店周圍就是叢林草原,成群的羚羊和斑馬,猶如後園所養。最後兩晚住在帳幕營地,一到晚上可聞各類野獸叫聲,早上路旁有野獸糞便足印。

在我們車前婀娜多姿的長頸鹿。

像遇到古羅馬軍隊

看動物是一早一晚的節目。每日晨光初起,天邊泛起緋紅的朝霞,乘車而出,那時候動物都很活躍。羚羊、斑馬已司空見慣,狒狒更是多得圍觀遊人。長頸鹿一群群飄過,有的還婀娜多姿走在路中央,遊人的車就跟在牠身後。這時候也容易碰到獅群,大大小小二三十隻,在沒身的草叢中行進,露出高聳的背脊,毫不瞅睬路旁圍觀的吉普車,井然有條,氣勢十足。
黃昏也是這樣,夕陽下,飄逸的長頸鹿身後,會突然出現一群非洲象,或者奔出一串黑腿跳羚,那感覺就像在看卡通電影。
這一次看到最壯觀的場面,是遷徙的動物從肯亞回歸,幾萬隻角馬,與斑馬結伴在草原上集結,行進起來秩序井然,猶如接到號令,感覺像遇到了古羅馬的軍隊。有時突然奔跑起來,揚起蔽天的塵土,聲勢之大,見之難忘。
在非洲看動物,導遊司機很重要,他們一邊開車一邊掃視,突然就指着三百米外一個白點跟你說:獅子!拿起望遠鏡一看,果然是隻獅子在睡覺,如果沒有司機提點,哪裏看得到。

大象的親子樂。

態度親暱的斑馬。

右面的公獅可能正在嘲笑整日圍觀牠的遊人。

到處可見的羚羊,頗有清朝宮廷畫的風範。

非洲人留住了好東西

坦桑尼亞的酒店內外,是兩個世界。
酒店外面沙塵滾滾,人們都像生活在塵土之中,但一進酒店範圍之內,既舒適又現代化。漂亮的花園,殷勤的服務,乾淨豪華的客房,可口的膳食,一切照足英國人留下的規矩,好像每個住客都是前來獵奇的貴族。
我們最後兩晚住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Kirawira Luxury Tented Camp,每間客房就是一個搭在高台上的帳篷,帆布為牆,拉鏈為門,裏面卻是柚木地板,雲石浴具,設備齊全。透過紗窗看出去,動物就在外面的叢林裏出沒,於是你就感覺到,文明與蠻荒,就只有一層帆布之隔。
於是你就念起英國人的好處,他們在殖民的同時,真的向世界散播了文明的種子。還有一個值得留意的地方是,非洲人也留住了這些好東西,他們在這些好東西面前,沒那麼急着當家作主,這一點,他們比香港特區的領導人識貨,有品味。
最後想說的是,在坦桑尼亞六天,沒有看見一條蛇,我很幸運。

大遷徙從肯亞回家的角馬。

我們的司機Dickson同放羊的孩子。

荒原中的行人。

為我擺甫士的酒店員工。

Travel Memo:坦桑尼亞

簽證:持特區護照毋須簽證,持BNO須簽證。查詢:2311 8828(坦桑尼亞領事館)

機票:乘阿聯酋航空經杜拜往坦桑尼亞前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來回經濟客艙票價$15,085起(已連稅)。

查詢: http://www.emirates.com/hk

電壓:230V三圓腳或扁腳插座

時差:香港比坦桑尼亞快5小時

匯率:當地只收美元,1美元約兌1,602坦桑尼亞先令。換算後即1港元約兌207坦桑尼亞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