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違規銷售,以及工商銀行(1398)代銷中誠信託打包的30億元(人民幣.下同)信託計劃或需「包底」,再度引起監管機構緊盯影子銀行的風險,上海銀監局近日已要求轄內各商業銀行進行指定理財產品自行調查並需盡快上報結果。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杜金富亦指,部份金融機構理財產品運作方式不規範,要加以解決。
杜金富昨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成立暨中國銀行業理財峯會論壇上指出,截至2012年9月底,銀行理財產品餘額6.73萬億元,比2011年底4.59萬億元增長近47%。2012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融資規模11.73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比例達18%。
運作方式未規範
杜金富指,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對於完善融資結構,引導民間資金流向,滿足客戶需求,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加快銀行經營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銀行理財產品通過募集資金投資債券、股票以及各類項目等直接融資工具,成為連接居民儲蓄資金和直接融資的橋樑,對改善中國社會融資結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杜金富認為,應理性地看待銀行理財發展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部份銀行董事會和高管層對發展理財的認識不夠,沒有從銀行未來經營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制定理財業務的戰略定位,統籌規劃未來發展。
此外,部份機構仍存在不規範的理財產品運作方式;個別銀行存在不當宣傳、資訊披露不充分、投訴處理不及時、內控管理不嚴等問題。
近期發生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違規銷售,以及工商銀行需為中誠信託打包的30億元信託計劃或需「包底」,被監管機構指為是影子銀行暴露經營風險的冰山一角,因此,監管機構要盡快加強監管。
需盡快上報結果
要打做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馬上作出反應,上海銀監局日前發佈訊息,其中提到要不斷完善地方融資平台、房地產貸款、資訊科技、理財業務、影子銀行等五大領域的風險監管措施。其就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違規銷售事件,要求轄內各商業銀行進行指定理財產品自行調查並需盡快上報結果。
消息指出,銀行被要求自查這類產品,需按要求分為幾大類,包括由法定部門或總行批准發售的、分行批准發售的以及未經總分行批准而私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