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落水】
《香港藍皮書》詭異之處是作者不明,並不合乎學術著作原則。中文版只有薛鳳旋出任主編,原來五名編委中有四人都對列為編委有保留;英文版則薛及兩名中文版編委同列為作者,其中一人辭職抗議有關安排。報告批評薛漠視下屬顧慮,又指他意圖將責任推給下屬。
漠視學術慣例
《藍皮書》中文繁簡體版編委會主任除薛鳳旋外,尚有中國外文局局長周明偉和內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以及研究所五名人員出任編委,書本封面列明薛是主編。英文版則不同,兩名中文版編委許志樺、周文港排在薛之後,同列為作者。
調查報告指,五名編委中,三人稱從未獲諮詢、也不曾同意將其名字刊登為編委,另一人則對刊登其名字有異議。英文版兩名被拖落水的編委,也表明不情願被列為該書的作者;其中一人在10月初向薛強烈反對,要求刪除其名字,甚至願意承擔回收書本和支付重印費用,但不獲薛接受,最後辭職。
薛向調查小組解釋英文版會在海外銷售,註明作者有助銷路,故將「編輯」改為「作者」。調查小組指解釋欠說服力,認為書上名字不一致,顯示薛漠視學術慣例,批評他漠視下屬顧慮。
報告更發現,《藍皮書》繁體中文版封底註明該書由不同行業的「業內權威專家」撰稿,但具名撰稿者僅為薛及其下屬,並非公認的權威專家,認為薛的學術操守出現問題。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