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火箭對馬刺的傳統德州打吡光芒漸暗,遠不及今日舉行的紐約打吡,或洛市內訌來得吸引。周一的大戰,林書豪相隔304日後再次攻入38分(上次對湖人),火箭最終加時才僅負馬刺,算是為這個戲碼重鍍金漆。
相比紐約這個「天堂」,Jeremy在侯斯頓的生活更容易,起碼這裏較少瘋狂的狗仔隊,讓球星有更多的私人空間。部份傳媒並沒有放過Jeremy,早前處於低潮,第4節變成benchwarmer,即被指射波拋物線太高、射波姿態出錯、死用右手等等;懶理他其實正與夏登磨合,掂波少了而被迫射出較多高難度射球,才致命中率急跌;當然,林書豪的體能和防守,仍是未來改進的重要課題。
換轉是惟恐天下不亂的《紐約郵報》,相信早已在頭版立碑,「埋葬」了Jeremy吧。侯斯頓的球迷和傳媒,卻以包容態度,靜待Jeremy東山再起。結果在夏登受傷下,麥希把打法全面、可幫手key ball的迪芬奴放上先發,再讓另一控衞T杜格拉斯打上逾40分鐘,拉快了火箭的進攻節奏,加上阿斯克不斷高位單擋,製造出大量起手空間,亦讓擅於打open court(開放式快攻)的Jeremy如魚得水。
今季馬刺場均把對手的3分命中率壓制在34.2%(聯盟第8),今仗卻被火箭射30中16,高達53.3%,甚至比兩分命中率更高,火箭幾乎就以3分炮打爆馬刺。
Jeremy表現搶鏡,射到甚至連3分線後兩步亦照入,更難是全場12罰入晒,包括加時的兩罰兩中;其實在柏加和丹尼爾格連的輪流盯人下,Jeremy最後階段確是在「捱」,卻能保持高度集中力,證明心理質素極高,難怪之前能冷靜面對不絕於耳的批評。下周一火箭將作客紐約人,也是Jeremy轉會後首次回歸麥迪遜花園;在紐約嘗過由天堂跌落地獄的滋味,今次故地重遊,正好以亮眼表現,叫尖酸刻薄的紐約客收口。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