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捲入助洗黑錢醜聞多月,經五個月時間,終於與美國當局就反洗黑錢及制裁法的調查達成協議,集團須為此支付共19.21億美元(約149.8億港元)「押金」,並接納為期五年「假釋緩刑」的延後起訴協議,五年「守行為」期內須接受監管及執法當局,評估和監察其改善措施的進度。滙控今次支付的訴訟和解款額,是美國歷來對全球金融機構最大規模的單一宗罰款案例。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關穎欣
滙控上周出售平保(2318)股權,首期套現151.4億元,剛好「夠冚」上述和解費。由於集團已就支出提撥約78%準備,證券界認為,事件不會對其股價構成影響,短期內料滙控仍徘徊80元水平,但破紀錄的罰款額反映今次事件的嚴重性。
斥55億加強監管
除罰款外,滙控亦宣佈,會以一系列措施加強內部監控,例如會全面檢討客戶背景,估計首階段糾正行動會為集團未來五年增加成本約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滙控又表示會簡化管理架構,使集團更有效管理全球風險,並增聘有豐富監管及法律經驗人士協助管理內部監控,例如聘請Bob Werner為金融犯罪合規審查主管,以及委任利維(Stuart Levey)為集團法律事務總監,兩人均為美國財政部前高級官員。
事實上,集團旗下美國滙豐已在近年積極加強內部監管,如在2009至2011年間,投放於監控黑錢的金額大增九倍,在2010至2012年間,監控黑錢的相關員工數目更大增10倍。據公告表示,單計美國滙豐在過去數年的補救計劃,合共支出已達2.9億美元。
滙控股價昨在港表現平穩,收報79.7元,微升0.31%,倫敦開市後股價則升破80元水平。集團已分別在今年第二及第三季度,為相關訴訟提撥7億及8億美元,換言之,滙控只須第四季度再撥備約4.21億美元。
大部份支出已作撥備
瑞穗證券亞洲董事安彤善相信,市場不會對訴訟協議作出太大反應,因滙控已就所需大部份支出作撥備,而是次賠付僅對滙控每股賬面值(BVPS)構成約1.1%減損影響。惟他認為,外界一直忽略事件對滙控意味的嚴重性,集團多次認錯「等同認罪」,但最終仍以巨額支付,換取一項算是理想的協議。另一歐資分析員認為,滙控現股價約80元水平,已反映出售平保及訴訟事件。
滙控剛以727.36億元悉數出售所持平保權益,賬面獲利26億美元,證券界原本估計,轉讓平保是集團為美國賠償「填氹」作準備,但現時看來交易與此關係不大,因出售平保套現總額較是次罰款更高,市場人士甚至預期,資本相當充裕的滙控,有可能在未來增加派息。
滙控內部監控補救措施
美國滙豐已採取
• 2009至2011年間,對反洗錢工作的支出增加約九倍。
• 2010至2012年間,反洗錢職員上升約十倍。
• 為監控風險理由,結束109名往來客戶關係。
• 收回對若干高層人員的花紅。
• 對各項補救措施支出逾2.9億美元。
集團全面檢視
• 新設職位管理犯罪及黑錢等問題。
• 在任何經營地區實施單一的最嚴格環球標準。
• 在風險較高的地區採納指引,規限業務範圍。
• 對全集團展開「認識你的客戶」檔案的檢討,為此首階段5年內支出約7億美元。
專家評股價前景
有利股價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
「滙控之前已經就事件撥備15億美元,今次加多4億美元左右,金額嚟講唔算好大。落實和解對滙控消息非常正面,相信會對股價有刺激作用。」
不應高追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
「件事搞掂咗,加埋之前賣資產,今年條數應該唔錯。但滙控升咗咁多,叻盡咪得90蚊,10%回報都唔夠,大把更好選擇,唔應該家高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