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數用盡 後年勢加雙位數

政府招數用盡 後年勢加雙位數

【拆 局】
中電及港燈分別提出明年加電費5.9%及2.9%,較預期的加幅為低。兩電未有如去年般開天索價,或與環境局明年就《利潤管制協議》進行中期檢討有關,憂慮民意強烈要求政府進一步收緊2018後新協議條款。此外,政府其實已用盡電費穩定基金、地租及差餉特別回扣等招數壓低加幅,當2014年再檢討電費時,加幅隨時會再達雙位數。
中電明年未有調整基本電費水平,淨電費升幅主要來自燃料費的升幅。事實上,中電沿用的崖城氣田合約即將屆滿,日後沿用西氣東輸的天然氣,氣價將倍增,調升燃料費是必然決定。然而,在全球爭天然氣的現實下,氣價難望在短時間內回落,明年因燃料費引伸的電費增幅只會更多,明年或以後的增幅將遠高於5.9%。

團體轟忽略生產者責任

港燈在基本電價及燃料費同樣作出調升,但未有把握機會進一步收回燃料賬墊支,此是減輕輿論批評的策略。今年的通脹率預期會低於4%,常理下港燈應進一步收回燃料墊支費用,建議整體電費加幅約3.5%,假若收回更多燃料費,明年燃料成本價若持續高企,港燈則有進一步墊支、調低電費增幅的空間。不過,港燈未有這樣做,因此與中電的電費加幅,也形成更大的對比。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相信,兩電作出某程度上「溫和」的加幅,與明年的協議中期檢討有關。兩電分別向低用電量用戶,提供凍結電費及回扣,客觀上也是以經濟誘因,鼓勵高用量客戶省電,達到推動節能目標。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則指,協議側重消費者責任,卻忽略生產者責任,兩電以環保為加價藉口,但推行環保措施的成本,卻由電費收回,根本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