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飲食文化的特徵
1)以速度為本的食物供應
‧購買方面:麥當勞的餐單簡單,一般只有十款套餐左右,節省顧客選擇的時間,提高銷售效率;當顧客輪候人數較多時,麥當勞會派職員為顧客預點食品,縮短顧客輪候時間,提高效率
‧供應方面:麥當勞使用特製機器,例如飲料設備提供不同份量出口,員工只需按一下按鈕,就能確保定量的飲料流到杯中;食品供應方面,只需要將半製成品加熱或油炸即可,提高食品的生產速度;餐廳也會參考往年不同時段的供應量,制定當天不同時段的顧客購買量和購買品種
2)統一化的供應及服務
‧供應方面:不同分店使用統一商標,員工穿着統一制服;統一快速的物流、統一產品設計和口味。麥當勞為員工提供訓練,統一整個生產過程。所有配備都是向特定供應商購買,無論外部或內部的工作流程也十分嚴謹和一致
‧服務方面:不同分店提供一致的服務形式,例如賣奶昔時從拿杯子、開關機器、裝奶昔到賣出,所有程式步驟均有詳細規定,服務方式一致。銷售員工也必須跟從規定的服務流程,先點餐、再付款、後取餐。所有員工被教導必須要對顧客保持笑容和提供最好的服務
3)集娛樂及餐飲於一身
‧麥當勞以歡樂、溫暖和親切為廣告主題;既邀請名人作宣傳,塑造麥當勞為潮流象徵及凸顯「歡樂」的形象,使麥當勞成為聚餐和娛樂的地方;同時推出玩具吸引小孩、舉辦抽獎活動吸引其他顧客。麥當勞的CEO經常提醒管理人員:「麥當勞不是餐飲業,而是娛樂業」,以此強調麥當勞的娛樂價值
4)不健康的飲食文化
‧快速就餐:現代城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往往希望縮短就餐時間以繼續工作,造就快餐行業的出現。快餐廳的普及倒過來也加速了城市人的生活節奏,形成惡性循環。據統計,美國麥當勞客人的平均就餐時間是11分鐘,中國是33分鐘,不少客人甚至購買外賣邊走邊吃。麥當勞使快餐文化推廣全球
‧食物成份:麥當勞快餐的不少食物(漢堡包、炸薯條等)都屬高脂肪或高熱量食品,顧客享用一個巨無霸漢堡包和大薯條,已經吸收高達1,050卡路里,容易導致肥胖;加上麥當勞較少售賣蔬菜類的健康食品,因此經常被國際社會批評為「垃圾食物」
麥當勞為中國帶來甚麼正面影響?
經濟方面:刺激經濟發展並引領中國走入國際市場
‧促進中國經濟發展:中國1990年首次引入麥當勞。麥當勞迎合了中國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開拓市場及刺激消費。現時麥當勞在中國擁有超過1,400家餐廳,直接提高中國就業率,增加政府稅收,不但刺激飲食業發展,同時也推動了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引入先進管理經驗:外資企業為中國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麥當勞建立中國漢堡大學,培養了大量管理和銷售人才。同時本地企業從良性競爭中,吸收外國的營商之道,長遠有助本土商業的發展,也可幫助中國與國際市場接軌
文化方面: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文化多元化發展
‧飲食文化的轉變:麥當勞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一方面帶來西方的飲食文化,另一方面又作本地化的發展,適應各國的文化差異,促成文化交流。例如麥當勞在中國推廣了食牛肉的西式飲食文化
‧餐具使用的轉變:麥當勞也帶來了西方使用刀、叉的飲食文化,這些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中國人使用筷子的飲食習慣及思想觀念。這細微的轉變令中國人逐漸放開傳統思想的束縛,更樂於接受和學習不同國家的文化、藝術和思想
‧國民素質的轉變:麥當勞式的企業管理也增加了中國人的見識,如《北京晚報》有報道提出,為甚麼麥當勞的廁所比我們的食堂還乾淨?麥當勞的「鯰魚效應」不但讓中國企業急起直追,甚至啟迪了中國人改善國民素質
麥當勞為中國帶來甚麼負面影響?
經濟方面:勞工權益被剝削
‧麥當勞被指以低廉工資壓榨勞工,剝削中國勞工權益。據「中華全國總工會」統計顯示,麥當勞聘用兼職員工時支付時薪過低,提供不合法、不合理的待遇,涉嫌違反最低工資標準,損害中國勞工權益
社會方面:人民體質下降
‧麥當勞的食物含過量反式脂肪、膽固醇和添加品。麥當勞越普遍,國民的身體素質越是惡劣,肥胖、心臟病、癌症等有年輕化趨勢。增加國家醫療負擔
文化方面:飲食文化獨特性受損
‧以麥當勞為象徵的美式飲食文化在全球建立「霸權」,使各國的飲食文化獨特性受損。麥當勞的文化侵略令全球人民的飲食文化變得單一。無論你身在何方,都吃一樣的漢堡、薯條及奶昔,損害各國的本土飲食文化
問.通識問題
這世代紛擾,日拗夜拗,特區管治危機、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香港人身份認同、港獨問題、加碼生果金爭議、全球氣候反常……令人透不過氣,通識科師生追看新聞更是疲於奔命。很想有人扶一把,協助分析熱門題目?機會在眼前,電郵或whatsapp你想知的通識題目給《爽報》,我們會轉介至本欄三名通識名師,作為他們撰文的參考。試期不遠,不要猶豫了!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0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