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電昨公佈明年電費加幅,中電加5.9%,高於通脹,港燈加2.9%,但每度電收費較貴。中電和港燈基本電費不變和微升,但燃料價格分別上升20%和8%。兩電指加價主要受天然氣價格上升影響,已動用地租及差餉回扣、動用燃料價格調整賬和電費穩定基金,向部份低用量用戶提供優惠,但後年中電電費加幅勢必增加至雙位數。
記者:潘柏林 蔡建豪 梁德倫
新收費下,港燈七成住宅客戶,每月電費開支增加不多於13.2元;中電方面,35%每月用400至800度電的住宅用戶,每月要多交23元以下的電費。
兩電動用電費穩定基金,暫時遏止明年基本電費升幅。中電電費穩定基金由7.7億元降至2億元,令基本電費維持0.842元不變;港燈電費維定基金由4.4億元降至不足1億元,令基本電費微升0.6仙至0.947元。兩電指電費主要升幅源於天然氣價格上升,中電燃料價調升至0.224元,港燈則調升0.402元。中電及港燈總體電費分別調升5.9%和2.9%,中電加幅仍然高於通賬。
港燈推「最惜節能優惠」計劃
環保團體一直要求兩電推行累進收費,鼓勵市民節能。港燈推出「最惜節能優惠」計劃,為每月用電量100度或以下住宅客戶,提供九五折電費優惠,每月用電量少於150度的住宅客戶,電費開支維持不變。中電同樣推出「節能回扣」計劃,為每月用量低於400度或以下的商戶提供7至9仙的電費回扣。優惠表面上減少基層負擔,也令社會較易接受電費加幅。
多名議員批評兩電加幅不能接受,林大輝形容兩電「佛口蛇心」,堅持賺盡准許利潤,「兩電加價叫人節能,好似餐廳加價叫人節食。」王國興指中電加價不合情理,是給市民最差聖誕禮物,擔心引起連繫反應。湯家驊指商戶用量高,最受加電費影響,最終會轉嫁予消費者。工黨李卓人直言:「兩電壟斷令市民變羊牯,利潤管制係利潤保證。」
事實上,兩電過去三年均錄得巨額盈利,中電及港燈今年上半年本地電力業務的盈利,分別為32.4億元及17.5億元。有外資證券分析員指中電及港燈的電費加幅與預期相若,中電將燃料成本推後入賬亦在意料中,由於盈利多少取決於資本開支多寡,故毋須因中電未有悉數按協議加電費,從而調低其盈利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