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這片靜水叫南湖。
往前走,南京在它右邊,應該是東北,後面靠左是長江,江邊的城市是蕪湖,應該是西南,想你聽過香港有條蕪湖街。
南湖這片水雖然沒啥亭台樓閣,然而沿湖道路寬廣,設計簡約,樹木尤其數眾,香樟,桂,楊柳,法國梧桐,紫藤,竹子,梅,桃,還有楓,臨水林蔭重叠,讓散步人怡神。尤其桂,不叫花,因樹幹粗壯,數十年植木,十數呎高,如何叫花?稱謂樹……因數眾,更近林。
繞湖走一圈,相信足需二十分鐘,不算小。
從酒店大門步入,只走了右邊,興致濃郁,不想就此拐彎回去,過了寬敞整潔湖南西路,面前那片水在北風推波助瀾下,更浩瀚,叫「雨山湖」。
右邊幾株粗壯紫藤,相當有年份,不似別處移植,明證這片湖水景色並非近年急就章面子工程。左邊近岸有方圓千多平方呎小島,島上有大樹,樹身呈白色,數百候鳥棲息,鳥吃魚蟲其便高蛋白一片銀白。跟大眾努力保存的市民共有空間──南生圍相同,鳥雀萬千力證未出現人,先有隨自然定律前來百鳥歸巢,何忍千篇一律盡建樓房豪宅?
靠近南京的安徽省一角,馬鞍山以鋼鐵曾經著名,在過去相對貧窮的省份說來,一枝獨秀,市民平均收入一度高過內地好些一線城市,吸引不少別省別市前來的移民。鍊鋼的城市亦即空氣特別污染,自90年代以來,重新規劃,改造環境與空氣,雖然「馬鋼」再無過去輝煌,但整體環境得以改善,三年前為牧牛湖清水蟹皇來過,已奇怪一個重工業重鎮不見空氣素質特別差。今天為拆蟹再來,馬鞍山變得更現代化更宜人居,其實現代化與否不是我在乎的範圍,然宜人居卻是我的關注。像雨山湖,浩浩蕩蕩位於市中心,大小肯定三分一個西湖,雖然不見經傳,但乾淨企理,一見歡喜,花草樹木跟國內一線城市規劃看齊,綠化相比香港超越幾級,最快意,處處湖水,卻未見香港圍城欄杆任意插栽,絕對user-friendly引領遊人靠近水邊風景。香港的圍城欄杆之亂插及設計其醜已達國際笑話級別,路邊,水邊,重重叠叠,猶如對待所有人等似智商偏低,行動完全不良,隨時掉落水,跌落街之虞。不要比較人家大過尖沙咀的雨山湖,天水圍銀座背後有小小淺水塘,卻粗糙礙眼至不能的鐵通欄杆嚴嚴實實圍繞,將遊人推開,unfriendly兼醜陋非凡,根本無人有機會掉下水,事實無人願意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