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患者靠藝術紓解鬱結 <br>打鼓打散化療痛楚

癌患者靠藝術紓解鬱結 
打鼓打散化療痛楚

【本報訊】癌症的可怕不止它可摧毀身體,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會損害病人自信。伊利沙伯醫院病人資源中心近年為病人提供音樂、藝術及戲劇治療,讓病人紓解疾病帶來的鬱結;有乳癌病人曾因化療致禿頭,有人須割除一邊乳房,她們都因癌症走到人生低谷,卻透過畫畫及玩樂器重拾自信,學會「與癌共活」。
記者:陳凱迎

淑華去年證實患上一期乳癌,需局部切除其中一邊乳房,「嗰時丈夫因為工作返唔到屋企,個仔又喺外國,得我自己一個,好唔開心、好驚!」

抵不住壓力曾想輕生

術後的化療與電療令淑華的痛苦加劇,她因副作用頭髮全掉,不但鄰居因好奇偷望她,每次出街也感受到路人奇怪的目光,她抵受不住壓力經常以淚洗面,甚至萌生輕生念頭。
淑華後來獲轉介參加音樂與戲劇治療,情緒終穩定下來。她最擅長的樂器是海洋鼓,將對兒子的牽掛和疾病帶來的壓力,透過搖鼓抒發,「心情好時啲鼓聲會柔和啲,唔開心時就搖大力啲」。她說,透過與其他患癌參加者合奏,發現自己不是甚麼都做不來,也不是最慘的一個,最終令她走出患癌低谷。

自畫像點出身體痛處

55歲的慧明也是去年發現患上乳癌,但已是第三期,需切除左邊整個乳房,加上兒子早已安排到日本結婚,她因治療不能參加婚禮,倍感難過。她憶述當日經歷時不禁哭着說:「好想知點解要係我?」
她參加了音樂及藝術治療後,透過打非洲鼓及繪畫抒發心中的恐懼。她記得有一次要畫一幅自畫像,重點是將身體痛處畫出來,她便用紅色顏料將手術後身體感到痛楚的地方一個一個點出來,「講唔出口嘅痛苦,畫出嚟就好清楚」。
伊利沙伯醫院院務經理林惠源表示,音樂、藝術和戲劇治療的目的,均是希望讓病人發現並提升個人潛能,從而建立因患病失去的信心,學會與癌症同活,有勇氣面對手術帶來的後遺症,或因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有關治療會定期於病人資源中心開班,每班8至10堂,學費平均30元,病人可經醫護人員轉介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