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料中港企業增發債

星展料中港企業增發債

【本報訊】QE3令流動資金過剩下,債券投資回報更見吸引,需求拉動供應,星展銀行香港分行董事總經理兼大型香港及中資企業主管鄭思禎表示,今年以來區內美元發債一支獨秀,當中中港企業的新增發債額便較去年激增1.38倍,她相信明年區內美元發債仍持續活躍,中港企業的新增發債額再升20%至30%應不成問題。

美元債旺過點心債

若剔除去年一次性額外收益,今年以來星展企業及機構銀行部(IBG)業務收益已較去年全年增長三成,來自中資企業的貢獻首次超過本港企業佔比,前者高達六成(本港企業佔四成);她期望,明年中資企業佔比可攀升至七成。
連同銀行存款證,今年點心債新增發行額較去年增長約14%,但若撇除存款證、財政部及其他政策性銀行發債,鄭思禎認為「今年點心債表現比去年遜色」,發行數額下跌主因離岸人幣債孳息率上升,與境內成本相差無幾,美元債市又極為蓬勃,故中資企業傾向選擇美元發債,年內三大油公司均在港發行美元債便可見一斑。不少本港藍籌企業今年亦涉足5及10年期美元債,發行的票面息率俱達4.5厘或以上,有關債務發行後,二手市場孳息率亦收窄逾1厘,意味價格向上,交投活躍。
過去一年債市表現理想,她相信,與QE3下投資者尋求更佳回報,而回報率不俗的區內債券成為資金靠泊港口有關。《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新規定下,銀行亦因資本及流動性考慮,在批核長年期貸款時有更多限制,導致企業轉趨債務市場進行長年期融資。

IBG部門擬增聘10人

彭博資訊統計,今年以來亞洲(除日本外)G3貨幣(美元、日圓及歐元)新增發債額為1267.9億美元,較去年全年激增92%,單計中港企業發行額增幅更達1.38倍,至470億美元。鄭思禎預期,明年會有更多企業嘗試透過歐洲美元中期票據計劃(MTN)舉債,或發行較長年期以至永久債務,星展香港亦會銳意擴展債務資本市場隊伍,IBG部門計劃增聘約10名相關專才。
早前人行准許境內的外資企業可向境外關聯公司提供人幣跨境放款,她認為,同系公司跨境放款的新安排,有利提升企業資金管理,長遠有助本港人幣資金池獲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