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場客不斷 兩月發行213億元<br>銀監出巡 查房託風險

捧場客不斷 兩月發行213億元
銀監出巡 查房託風險

【本報訊】今年第三季,規模高逾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房地產信託產品償付難關順利度過,但中銀監近期已經開始逐批走訪各信託公司,了解他們今年以來發行規模比較多的政信合作(與政府合作)產品、房地產信託、基建信託等業務。據了解,不少政信與基建信託項目均具政府背景,故房地產信託被監管當局查詢風險的壓力較大。

年初起,房地產信託產品償付問題是眾多信託產品中,被認定了風險最高,被視為房地產信託償付高峯期的第三季,內地傳媒於年中已引述消息人士指,隨時有內房企業有機會未能償付。
但至今仍未傳出房地產信託償付出現問題,而10月至上周止房地產信託產品仍有不少捧場客。據內地和訊財經網站一項不全面性統計,10月至上周三止,共有57個房地產信託發行,涉及資金高達213億元,該等產品期限由一年至兩年均有,回報率由7%至12%不等。而高回報率相是令房地產信託產品的捧場客不斷。

中央仍加強內房調控

由於中共中央政治局於上周召開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中,仍會對地產加強調控,故中銀監續加強監管包括房地產信託產品並不為奇。根據慣例,中銀監每3個月都會對信託公司的業務進行指導,並劃定一定的業務範圍,根據規模大小選擇適當的業務內容,比如說政信合作產品,雖然市場發行很多,但是並不是每家信託公司都有資格發行,這些一般會由中銀監來綜合考量。據了解,中銀監中層較早時完成大換班,新班子為了解信託產品的風險,決定就常規業務來一次大檢閱,以充份掌握信託產品的風險。
上海一家信託公司人士對《中國經營報》透露,中銀監調查的不僅是房地產信託,很多信託業務都在清查範圍內,特別是今年以來發行較多的政信合作產品、基建產品等信託業務,不過和房地產信託相比,這些信託產品都有政府背景,風險相對較小,目前來看房地產信託的風險最大,此次檢查房地產信託業務或將成為其關注的一個重點區域。

房企現金流壓力大

房地產信託產品仍是重點亦可了解,因為在限購、限價、銀信合作叫停等調控政策對房企的輪番加碼後,房企現金流壓力加大。事實上,中銀監亦一早明白房地產信託產品風險,因此,監管已要求地產項目融資時,要四證齊全,項目資本金達到30%等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