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準備大力發展東九龍,今年中諮詢公眾打算在古蹟文物林立的九龍城區,設立有十三個歷史建築的文物步行徑。惟公眾諮詢仍未有結果,被列為景點之一、屬三級歷史建築的東方紗廠,便已幾乎被夷為平地,僅遺下一幅沒有代表價值的「三級危牆」。
記者:林社炳
創建有近60年歷史的東方紗廠有限公司,位於啟德發展區旁的木廠街,被視為具建築風格的廠房,於1981年12月結業後,在2010年11年10日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由發展局委任的九龍城區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在今年8至9月展開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活動之中,提出要設立文物步行徑,東方紗廠也被揀選為步行徑13個文物景點之一。
不過,保育團體長春社近日發現,東方紗廠已被人夷為平地,地盤外更張貼了屋宇署今年6月21日發出的拆卸許可。
記者日前實地視察,整座紗廠只剩下一幅用鋼筋支撐的「危牆」,附近的維修車行老闆陳先生透露,承建商是於幾個月前展開清拆。
原由傅老榕家族經營
東方紗廠原是已故賭王傅老榕家族經營,於數年前易手後,新業主隨即向屋宇署申請興建3幢住宅提供約800個單位。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批評,發展局當時承諾會跟新業主洽談保育方案,但古物古蹟辦事處於今年5月,又突然同意屋宇署向新業主批出拆卸許可,令人費解。他指政府於去年初在舊區設立「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但今次公眾諮詢未有結果,業主便極速把東方紗廠拆卸,諮詢平台形同虛設。
發展局回應稱,歷史建築評級純屬行政性質,不影響建築物業權,業主仍可申請拆卸。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及古蹟辦曾數次與業主聯絡,但沒有提供任何財政資助,最後業主同意保留東方紗廠部份立面。古蹟辦已於今年9月為被保留的部分立面拍照存檔,又認為東方紗廠的發展,與文物步行徑路線沒有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