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溫和升2%<br>今年調控物價超額完成

內地CPI溫和升2%
今年調控物價超額完成

【本報訊】中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因季節性因素有所回升,但仍低於市場預期;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繼續收窄,顯示在中國經濟緩慢企穩回升過程中,物價仍保持相對平穩。分析指今年物價調控目標已超額完成,未來重點一定是谷經濟。

十一月CPI同比升2%,PPI降2.2%。中國國家資訊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稱,11月CPI同比上漲2%,略低於市場預期,CPI在中國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估計本月會繼續回升,可能漲幅達2.1%左右,明年1至2月又臨近春節,都預示CPI會繼續回升。長城證券研究總監向威達亦同意CPI會上升,但認為明年仍不會升破3%。他續說,從貨幣政策來說,總體仍將保持穩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仍有可能,同時房地產調控不應該放鬆。

未來國策注重穩增長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CPI上升的態勢將維持一段時間,今年物價調控目標已超額完成。他指,政策將會重新回到注重經濟回升,今年對物價調控的任務已超額完成,給穩增長的目標留下了空間,從現在開始,調控的主要目標將會轉向穩增長或者是提升經濟增長速度。
在中國政府年初的工作報告中,將控通脹放至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今年設定的通脹目標為4%,GDP增長目標為7.5%,從目前的情況看,完成年初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目標大局已定。
中國前國家統計局局長、經濟學家邱曉華預計中國經濟第四季度會結束短期下行態勢,有望趨於穩定並小幅反彈至7.8%左右,全年經濟增長率在7.8%左右。他在周六舉行的國盛證券策略會上稱,未來兩年中國經濟料延續「七上八左右」的運行態勢,若穩增長力度加大,外部經濟企穩,也有可能重回8%以上的軌道,但長期趨勢放緩格局還不會很快改變。

投資消費出口將企穩

他並認為,短期內中國經濟企穩主要應表現在,政策效應對經濟的支撐進一步顯現,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出現企穩回升態勢;先行指數預示經濟短期景氣度在恢復;十八大落幕後行政真空期結束,行政力量逐步強化。
在談到明年中國經濟調控目標時,邱曉華認為,明年仍會以維持穩增長為主,兼顧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的調子,明年調控目標設在7.5%的概率較高,而實際增速可能達8%,2014年有可能比8%要高,2015年可能會進一步有所回升,中國經濟未來料呈現溫和復蘇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