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更抵夜】
「要出盡力搓到實,麵包焗出嚟先脹卜卜,冇咁易塌。」新鳳凰麵包店老闆呂喜波,搓麵團搓得滿頭大汗。他說,有些麵包易縮水及塌下,因搓麵團時力度不足。但長年累月下,他前臂及膊頭勞損,需看跌打,自嘲做麵包如做苦力,「呢行捱更抵夜冇得唞,已經冇乜人做!」
後生學徒吃不了苦
每天凌晨2時,呂喜波風雨不改回到舖頭旁的工場,與兩名師傅親手做出三、四千個麵包;至早上6時才開舖,但不少街坊5時半便走入工場,與老闆打個招呼,寒暄一番,放下零錢、拿走麵包上班去。老闆笑着說:「我本來都想唔做,但好多街坊支持,叫我做住先。」客人已變成老友,連移民外地的舊客,每次返港探親時,都必定回來買麵包。
一做44年,辛苦仍要繼續做,因麵包店撐起一家七口,五名子女仍在求學,「佢哋早啲出嚟做嘢,我就早啲退休囉!」他試過請後生仔做麵包學徒,但返工數天便要求出糧,令老闆扯火:「你有冇做到一個麵包出嚟畀人食?」幾個月換了10人,「個個都頂唔順,怕辛苦!」他寧願自己每天工作17小時,也不再請學徒。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