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br> 哈佛叻女推動本土製造

BIG SPENDER:
哈佛叻女推動本土製造

【買得有意思】
陳智思的衣櫃大部份都是西裝或運動衣,僅有兩件毛衣,其中一件就是L Plus H的出品。這間位於屯門、面積約1.8萬平方呎的毛衣針織工場L Plus H,香港首富李嘉誠舅仔、中南股份副總經理莊學熹是投資者之一。負責管理的董事何靜瑩曾在多間跨國公司做過外幣衍生工具交易員、戰略策劃及管理顧問等。她看厭金融機構為求賺錢的貪婪嘴臉,走到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取得公共政策碩士後,希望將所得知識實踐,推動本土經濟,並重塑香港製造這金漆招牌。

陳智思認為社企的產品與服務必須具競爭力才能持續經營,他的太太今年就買了許多L Plus H的出品作聖誕禮物。

每件L Plus H自家品牌LOVE+HOPE毛衣均有MADE IN HONG KONG標籤。

L Plus H工場內的女工,不少曾因毛衣廠北移而轉行或退休,現在藉着社企,她們又再得以重操故業。

師奶越做越積極 英女皇都讚

現在L Plus H有約80名員工,當中約三分二曾在針織廠工作過,約八成員工居住在屯門、天水圍及荃灣,何靜瑩說:「工廠設於屯門是幫助基層,減少交通費,讓他們有多點時間陪家人,放工也有充裕的時間買餸煮飯。」65歲的魏燕芳,十多歲已做毛衣女工,斷斷續續工作至1998年,因效力的毛衣廠搬遷到內地,她無法做回老本行後惟有轉行賣水果、當清潔工,後來更被迫退休,「每日不是打麻雀,就是在快餐店流連,等食下午茶,跟其他人打牙骹,黃昏就回家煮飯。」每日過着百無聊賴的師奶生活。
這間毛衣廠收納了許多因工廠北移而被淘汰的年長女工,其他較年輕的技術人員,也是曾被社會拋棄的人。現為生產部主管、80後的梁永德中學會考僅得數分,畢業後到毛衣廠擔任將毛衣的繪圖設計轉換成電腦程式指令的畫花師,一做便五年。2010年,梁永德的工廠關閉令他頓時失業,由於會考成績欠佳,在其時擁有大學學位的人也未必能找到工作的情況下,梁永德為了剛出世的女兒,惟有轉做藍領工人,但收入只有從前的一半。轉工到L Plus H後他才可繼續做畫花師,大半年後升任織機組組長,帶領三名畫花師及四名織片機員工;再過半年,職位更上一層樓,負責帶領30多人管理半個工場。學歷低但憑着肯做肯捱躋身管理層,「想像不到今天自己會有這樣的改變。」
L Plus H的生意約95%是替國際高級時裝品牌製造毛衣,餘下的5%在中環作零售,何靜瑩說自己既賣毛衣也賣理念,「為被淘汰的織出尊嚴,為新一代被遺忘的織出自由。」他們的出品有輕柔保暖的cashmere,還有Jemala羊毛所製的毛衣連英女皇也發信讚揚其品質。Jemala從前只用作高級西裝布料,近十年才製成毛線,每條毛線粗度僅約14微米,較cashmere約15微米更幼、更保暖,而且Jemala羊只吃草不吃根莖,比其他羊連根拔食更環保。社企不僅樂於助人,就連環保也份外關注。

L Plus H地址:中環士丹利街11號1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