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
「文希,媽咪知你好叻,下星期你生日會買蛋糕畀你食,你要快啲醒,知道嗎?」文希母親溫婉地說出一字一句,道盡愛子之情。於今年8月在台東踏單車環島遊「炒車」昏迷的教育學院學生楊文希,在港台兩地接受多次手術後,雖情況日漸好轉,惟仍未蘇醒。在文希「沉睡」近百天的日子裏,楊母對他不離不棄,下周一(17日)是文希22歲生日,已安排在病房為他慶生。信有奇蹟嗎?楊母堅定地說:「我知道佢一定會醒!」
記者:陳潔儀
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文希,雖家境清貧,無損他「跳跳紮」的性格,繪畫、話劇、唱歌、踏單車,無一不歡,「沙膽」的文希一向敢作敢為。楊母憶述:「試過同佢去北海道旅行,我唔識滑雪所以自己返酒店先,我以為有其他團友睇住文希,點知佢竟然自己留喺山頂玩咗好耐先返嚟。」
等一個深情擁抱
踏單車改寫文希的一生!楊母慨嘆文希最愛踏單車,萬料不到也因為單車,令他的生命產生了巨變。在深切治療病房內的文希,暫時乖乖「安睡」,楊母天天靜候愛兒醒來,等來一個深情的擁抱;等聽一句親切的「媽媽」。
《蘋果》記者日前探訪楊母,再陪她從家出發到醫院探望文希。這條路,楊母自文希從台灣送回港就醫後,天天如是,當日是第89天。路難行,樂觀的她還能開懷地與記者分享探病「節目」時間表,只因她十分珍惜這三小時難得的「親子活動」。
楊母每日下午4時多離家,途中買個麵包和一盒飲料果腹,「隨便吃,冇胃口,當慳錢。」她邊咀嚼邊輕聲地說。吃飽後隨即起行,她要乘搭兩次小巴才可抵醫院。走入冷冰冰的病房,楊母熟練地穿上保護袍、束起頭髮再戴上口罩,全副「武裝」走近文希的病床。
聽支持說話落淚
為文希抹身、塗搽潤膚霜、按摩和「聊天」,是楊母和文希每日的「親子活動」,其間她不時在文希的耳邊輕聲鼓勵。轉眼到了晚上8時,脫下一身的「隔離」衣物,回家了。今晚離開,因為要迎接明天的奇蹟。她堅信兒子蘇醒的信念,從沒被時間磨滅!
每次楊母談及與文希的生活點滴,總是笑盈盈,他兒時的可愛童年歲月,更令楊母回味不厭。她說,「人細鬼大」的文希愛動小腦筋哄她,每逢她生日或母親節必自製心意卡。她現手執小卡子,暖意猶在。「佢好識我開心,乜節日都鍾意自己整嘢送畀我,每次晚飯,食完一定會話:『媽咪你煮嘅餸好好味!』所以我照顧佢從來唔會覺得辛苦。」
文希發生意外後,楊母至今仍難以平復心中的悲痛和驚懼,她哽咽地說:「好似發緊一場夢咁,家日日乜都唔想做,好似做乜都冇晒動力……」她現已暫停工作,專心照顧文希。「每日我都會將fb支持佢嘅留言逐個逐個讀畀佢聽,畀佢知有好多人支持緊佢,有幾次佢都聽到流眼淚,我知佢聽到。」楊母眼神堅定地說。
眼微開「口郁郁」
這天,楊母欣慰地引述醫生指文希並非植物人,只是暫時昏迷,但不知何時會醒,而10月初文希進行手術把右面頭骨蓋回,其後雙眼偶有微開,嘴巴有時更會「口郁郁」,現時更可一日五餐以鼻喉管注入營養奶,情況持續不錯。文希每個神經跳動,是楊母苦苦支撐的動力。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文希出事後,已撥緊急援助金2萬元予楊母應急,至今共收到逾84萬元善款,其中15萬已轉交她,並每月轉交善款予她支持生活及文希的醫療開支。蘋果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讀者善款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
楊母對善長的支持深表感激:「我哋只係一個好簡單嘅家庭,無諗過會有咁多人支持我哋,好多謝《蘋果》讀者,文希醒番之後,我一定會帶佢出嚟同大家見面!」
「楊文希」捐款編號:C32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