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本港過去兩年的黑色10月,先後發生嚴重撞船意外。今年南丫島的39人死亡海難仍記憶猶新,而2011年長洲碼頭外的新渡輪撞向泊躉,事件中的傷者至今仍背負無法言喻的痛苦。傷勢最嚴重的兩名女傷者,一人半邊面皮被扯下,事發時要自己用手按住免面皮掉下,事後要造整容手術;另一人胸部以下癱瘓,失去知覺,她形容自己軀體如拖着一塊大石頭。
去年10月21日晚,一艘新渡輪高速雙體船駛離長洲碼頭,意外碰撞海上泊躉,全船140名乘客逾半受傷送院,其中最嚴重的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兩對長者夫婦,居於長洲的陳姓夫婦與由加拿大回港探親的妹妹與妹夫。陳姓夫婦的兒子陳子明接受本報訪問時說,80歲的父親陳景廷左邊盆骨粉碎,要安裝金屬人工盆骨,現時走路一拐一拐。
75歲婦胸部以下全癱
75歲的母親鄧甜意外時跌倒地上,後證實頸椎和胸骨折斷,造手術植入一條6吋長的金屬支架撐住頸部,讓頭部可左右移動,但胸部以下全癱。陳子明說父親留院時,很努力做腳部康復運動,希望日後可照顧永久癱瘓的老伴。
至於70多歲、移民加拿大的舅父和舅母同受重傷,舅母懷疑撞到金屬垃圾桶,下半邊臉被蓋邊扯下,拯救人員到場時見到她要用手按住臉皮。送院後,醫生第一時間要為她縫臉皮,然後在頭至肩部安裝一個固定支架,長達半年,之後替她造整容手術;舅父則腦受震盪。舅父舅母現已返回加拿大養傷。
新渡輪只墊支20萬元
陳子明說父母出院後,家人聘請兩名菲傭照顧他們,為免長途跋涉到醫院覆診,在港島租住單位,母親需用特製床褥,以免背部肌肉長期受壓而潰爛。過去一年已花40萬元,新渡輪只墊支了20萬元,現待索償官司判決,可能要再等多一、兩年。
父母受傷,陳子明一度自責,假如當時他在父母身邊,或可免父母受傷。今年10月南丫島撞船,陳子明聽到新聞報道,腦海即泛起遇難者被困海水中掙扎的景象。一次意外,把他父母所有的幸福都帶走,他只希望三兄妹陪伴雙親身邊,能帶給父母多一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