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推行無期,不少長者退休後「老無所養」,但在何東家族打了三代工的賴世璧,退休後卻獲僱主支薪至72歲。生活無憂,他重拾兒時「塗鴉」嗜好,在土瓜灣自住的唐樓單位,裏裏外外以至梯間天台都把它變成「山水畫廊」,在這幢劏房林立的舊廈畫出一片天。
記者:黃偉民 黃江奇 梁琬珊
位於土瓜灣道近偉恆昌新邨一幢逾半世紀樓齡的唐樓,外表殘殘舊舊,內裏更劏房林立;誰知沿幽暗梯間拾級而上,在破爛的牆上有一行行秀氣毛筆字,寫上「請勿亂丟煙頭」或「保持樓梯清潔」,連鄰居亦讚譽有加,住二樓的李先生說:「牆上啲字叫人關閘、保持清潔,幾好呀,多啲文化氣息。」
不用上班 何家照支薪
走到頂樓,一幅山明水秀的壁畫映入記者眼簾,國畫一直延至天台,全部畫作出自住在頂樓的賴世璧之手。「呢啲都係我畫,無聊玩吓㗎咋!」73歲的他謙虛說。退休後將唐樓當作畫廊的他,家門外牆一幅「湖平風正圖」相當有水準,入屋後記者更猶如在參觀畫展。電視機頂一幅菊圖、沙發上掛有梅、蘭、菊、竹,旁邊還有一對對聯,由其父親題字,筆鋒有勁。
滿屋牆身盡是畫作,但最讓他自豪的,是接近天花板約3米長的橫樑壁畫:「要企喺條梯畫,畫咗兩日,好辛苦。」他說畫作都是01年後的作品,「老闆好好,唔使我返工,淨係有嘢打嚟搵我,但就照支全糧畀我」。
平凡的老人家,來頭可不小。原來他是何東家族、何東三子何世禮的私人秘書,主要撰寫中文信件,經常與台灣政要通信,例如前台灣總統蔣經國和李登輝等。「第一次寫信畀咁高級嘅人,好大壓力,好彩內容係閒話家常。」賴最記得有一次寫信給蔣經國,抬頭寫上「經國總統」,被何世禮訓斥,指他不應直呼蔣的名字。
賴世璧80年代從梅縣老鄉來港後,第一份工就在何世禮所辦的《工商日報》當秘書。「《工商日報》84年結業,我好快搵到份更高人工嘅工,但老闆留我做佢私人秘書,我就應承咗。」由於賴在內地師範大學畢業後當教師,有一定文學素養兼寫得一手好字,故獲何世禮賞識,留他當私人秘書,為他撰寫書函。
何世禮去世後,賴繼續當其子鴻毅的私人秘書,之後是其孫何猶忠。為何家打工20年至62歲,其後不用他上班也有糧支,「淨係有時打嚟叫我幫吓手,所以可以畫番畫」。遇上好僱主「供養」,賴世璧才不用為晚年擔憂,還可再次執筆圓夢,今年雖已不再向何家支糧,但繼續在家中和大廈開其「個人畫展」,不用為兩餐而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