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老馮訴苦

電戲道:老馮訴苦

馮小剛作為「億元票房導演」之一,他在內地有着超然地位,早年其電影《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及《沒完沒了》,打造了內地的聖誕黃金檔期。賺錢沒有多與少,只有道德與不道德,對於內地社會常有的只向錢看,道德放兩旁的商人,剛好跟馮導新片《一九四二》中發國難財的人不謀而合,對此他毫不忌憚,反而抽絲剝繭,希望透過電影弄出個原因。馮導笑說籌拍《一》片有18年之久,自己已變成老馮,他堅持拍攝的原因是想把1942年中日抗戰時河南發生的大饑荒重現觀眾眼前,讓人感受當時的苦況,從而認識自己及國家。
撰文:文國駿、魯萍

【香港現正上映】

內地導演馮小剛日前帶同新作《一九四二》來港宣傳並接受訪問,他曾多次表示拍攝《一》片是他的夢想,由接觸原著小說到現今足足籌備了18年之久,他說:「這麼多年過去,我由以前年輕人,小馮現在都變老馮了,隨着年紀成長,對生活的認識也會更多,描述事情的角度也更豐富,而且現在觀眾的包容度也越來越大,所以現在的確是完成夢想的最好時機。」

馮導解釋堅持多年也要把這電影拍好的原因:「當年拍《舒特拉的名單》時,猶太人沒問過為甚麼會拍,因他們連小孩也知當時發生過甚麼悲劇,可是1942年的災難卻連我們本身中國人也不太清楚,所以我要提醒人們,是有過這餓死逾300萬人的悲劇。其實電影剛上映便引來很多關於當年悲劇的討論,意義很大,也是我所追求的。」

馮小剛成就了內地的黃金檔期,同時亦看不慣內地凡事向錢看的商家。
攝影:陳慧安
場地提供:朗廷酒店

劇本吸引兩影帝

馮導表示電影內有人吃人,亦有人把親人當貨品出售的場面,因為在當年災難爆發,很多人的情感也會麻木起來。筆者指現今內地社會也有很多埋沒良心的商人時,馮導嘗試解釋這情況出現的原因,他說:「中國這一百多年來也被列強欺負,又特別窮,人與人的關係特別緊張,呈現出極度自私,目光短淺得只看到眼前利益。當一切蔓延時,便導致今日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很多沒有道德的事,做生意完全沒有底線只顧賺錢,是有根源的。」是否為這樣的社會感到可惜?馮導沒正面回答,只表示要為這些事思考及警醒,並謂:「所以我常說電影是一面鏡子,可客觀的看清自己,當中會有弱點,要先認識才能克服,不能盲目自大。」

重蹈《唐山大地震》中母親的不幸,徐帆在《一》片中要面對女兒被賣掉的厄運。劇照

添羅賓斯(左)跟張涵予(右)同飾演神父,戲中有不少對手戲。劇照

《一》片除了有一眾內地實力派演員如徐帆、張涵予、張國立及陳道明等演出,還請來兩位影帝級荷李活演員艾德烈邦迪(Adrien Brody)及添羅賓斯(Tim Robbins)分別客串演記者及神父,不過相對戲份較少,馮導大讚二人專業,沒因為影帝身份要求加戲份,他說:「他們是被劇本吸引,收很少片酬,而且亦知道戲不多。他們是隻身到來,沒甚麼排場。艾德烈說過,他如果出席活動或是派對,可能會有排場,但拍電影不能,因為他是專業演員而不是明星。」馮導又盛讚張涵予、張國立等每位演員也做到恰如其份,完全做到其要求。

順拍令演員投入

馮導又透露了一個高成本但有助一班演員更加容易投入的拍攝方法,就是順拍,即是順着故事發展拍攝,好處是演員容易入戲,當然付出的是昂貴的道具及佈景費用,他說:「我們整部電影也是順拍,這令演員更易投入,我以前沒試過,因為成本會貴很多,但這次拍《一九四二》我覺得完全值得。」當錢能解決問題時,問題已不存在。馮導自《甲方乙方》起往後幾年,其電影都安排在12月上映,這個從前不獲內地電影人重視的檔期,今日已變成兵家必爭的黃金檔期。

影帝艾德烈邦迪在《一》片中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的演出都令人驚喜。

逃難的災民心情複雜,饑餓亦令人變得麻木。
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