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存人民幣不花人民幣的代價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存人民幣不花人民幣的代價 - 李兆波

在香港,人民幣是外幣之一(雖然是在同一國家)。當買外幣時,有升有跌。要是賣出價比起買入價低,便要承受損失,世界上沒有長升的東西。
有些人手頭上有數十萬元的現金,可能是備用的緣故,例如要在來年購買置安心或是抽免補地價的居屋或是買私人樓。慣了短炒的一群會利用幾個月的時間來炒多一兩轉,甚至收取末期的股息,但風險不低,要是中途的股價下跌,本金便不保。
存人民幣是可行的方案,現時香港一年期的人民幣定期存款息率一般有3厘以上。若將50萬元的人民幣存放一年,便有15000元的利息;若以存放三個月計,利息則有3750元。不過,如果把人民幣轉回港元,情況便會有點不同。

買賣差價或高於利息收入

以一間銀行的人民幣牌價,賣出價是每百元港幣得79.681人民幣,買入價是80.515,差價有1.04%。若利息的收入不能抵償差價的損失,便帶來虧損。把60萬港元轉為人民幣,得478086元人民幣,以存入三個月計,利息加本金有481672元,轉回港元,只得598238港元,損失了1762港元,主要原因是買賣的差價比起利息收入大。
存入六個月時可以賺回2692港元,回報率是0.45%(半年)。以上的計算是假設人民幣不升值,而大家存人民幣的原因是期望人民幣升值,否則買賣差價會令回報大幅降低。
有些外幣如美元的差價低於1%,但很多都是高於1%,甚至達7%。英鎊約2.4%,泰銖7.4%,當然在不同的地方購買有一些差異。因此,買外幣時應考慮是否與此外幣有聯繫,否則會因買賣差價而損失不少的利息收入,甚至是利息收入抵不上買賣差價。
做人民幣存款的,還是花這些人民幣利息較佳,轉回港幣時又被人賺去一筆,並不化算。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