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兩元 <br>為維持6%回報 司機指太高

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兩元 
為維持6%回報 司機指太高

【本報訊】大老山隧道申請明年7月加價,各類車輛劃一加兩元,唯一是電單車只加一元,平均加幅11%。隧道公司解釋加價是抵銷上次加價後兩年半的通脹率,以及維持內部回報率約6%。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則批評大老山隧道本身流量不斷上升,加價不合理,加幅亦太高。
記者:呂焯均

大老山隧道已向運輸及房屋局提出明年7月加價,申請加幅11%,比上次於2010年12月加價的加幅5.9%為高,當時各類車輛劃一加一元,只有公共小巴不加。大老山隧道公司總經理黃子健說,下周五將會出席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詳細解釋加價原因。

今年升至每日5.5萬輛次

他指出,公司過去都是每兩至三年加價一次,加幅參考通脹,以維持內部回報率約6%的水平。該公司在1988年入標及投資20億元,當時提出的內部回報率目標為13.02%,則早已放棄,就算在剩餘五年半的專營權期內,亦相信只能維持現時水平。去年的內部回報率為6.61%,盈利一億多元,預計加價後回報率仍只會輕微增加0.1%。
他又說,大老山隧道雖然與東區海底隧道一樣,若遭政府否決加價,有權申請仲裁,但公司從未考慮,基於公司只是尋求合理回報率,相信可被接納。大老山隧道自從啟德機場搬遷,營運狀況曾受重創,流量由每日最高峯7萬輛次,下跌至約4萬多,去年已漸回升至5.3萬,今年再升至5.5萬。黃子健預料,若本港經濟能保持增長,大老山隧道汽車流量仍會續有輕微上升。
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會長郭志標指出,自從港島商業區在鰂魚涌及太古一帶擴展,近年多了不少白領坐的士由新界東往港島上下班,故大老山隧道車流量正不斷上升,收入亦有增長,毋須再加價,他亦擔心大老山隧道加價帶動其他隧道加價潮。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反對大老山隧道加價,指該公司每年盈利過億元,加幅11%更超出一般市民可承擔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