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戲劇性】
思捷(330)過去半年發生的一連串驚嚇事件,緊湊精采猶如連續劇。由6月高層跳船、股價最低見過7元開始,到供股完成後邢李㷧「現身」,最高曾炒至13元,這波幅已足以令不少投機者賺大錢。有證券界人士透露,在思捷高層辭職後,原有的長線基金股東早已幾近清倉,現時持有思捷的大戶,都是近月才加入,「有好多跟咗思捷一段長時間的股東,都已經在7、8蚊時走晒。」
自柯清輝接手做思捷主席開始,多間券商不斷在場內密吸思捷。如中南及海通國際,多個月來就斥逾億元增加持倉,金利豐稍後亦加入。中南、海通的股票持貨人都有供股,令持股量維持在約1.4%及7.6%水平。而邢李㷧等人股票存倉的滙豐,供股後倉位亦明顯攀升,由22.74%大增至37.8%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