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服務合夥人夏其才昨表示,投資中國的私募基金今年和明年上半年,都很難「甩身」,因為市場低迷,及估值下沉。夏其才指出,相對2009年和2010年的高位,現在是投資中國私募基金的水尾期。
他指出,不少私募基金於兩三年前以15至17倍的市盈率投入項目希望以22倍上市,但現在項目的上市的市盈率已下跌至8至10倍,想「甩身」也甩不到。他說甩身的意思,就是把這些項目上市,讓私募基金的投資全身而退。因市況不佳也有私募基金因而「執笠」。
夏其才綜合市場人士共識,相信到明年第三季情況才有所改善,屆時上市市盈率有機會微升到9至10倍,私募基金有望「甩身」。而上市項目以醫療保健、消費、零售和高科技較具吸引力。
經濟不景難以集資
他認為部分投資中國的私募基金採取投機炒作的態度,投資期只得兩年,與歐美私募基金的五年投資期大大不同。
經過市場低迷和汰弱留強的教訓,夏其才認為私募基金和國內公司亦回歸現實,對市盈率要求也較正常;總體私募基金市場也變得較為健康,對盡職審查等基本工作亦重視。再者,國內公司因面對借錢困難和現金流緊縮等問題,所以也願意讓私募基金以低市盈率投入項目。
除了「甩身」外,夏其才認為集資也很嚴峻,因為經濟前景不明,加上高質素的項目也很難找。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昨日發表最新的「2012年環球私募股權基金報告」,該報告於今年7月到9月,訪問了143家具代表性私募基金的高級行政人員,涵蓋亞太區、金磚四國、中東北非、北美和西歐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