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禁26個月首受訪 與在囚劉曉波「過的差不多」<br>劉霞痛哭 「活在荒唐的地方」

軟禁26個月首受訪 與在囚劉曉波「過的差不多」
劉霞痛哭 「活在荒唐的地方」

「我們就是生活在這麼荒唐的一個地方,荒唐到我已經覺得我是一個有充份心理準備的……」被當局軟禁26個月後,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昨首度接受美聯社的短暫專訪,她顫抖且失聲哭泣地說,軟禁令她精神上有極大壓力,軟禁生活太荒謬。她稱,曾告訴身陷囹圄的丈夫:「我跟你過的其實差不多!」

這是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接任中共總書記後,首次有記者能突破當局全天候監控,成功接觸、採訪劉霞。美聯社記者昨午時分,趁看守劉的人員疑外出午膳時,進入位於海淀區七賢村劉的住所採訪。面對突如其來的訪客,現年53歲、身穿運動裝及拖鞋的劉霞,第一反應是將雙手放在近乎剃光的頭上,不斷詢問記者:「你們怎樣上來的。」然而,她再無法抑壓兩年多的情緒,突然放聲大哭。之後接受採訪時,她的身體、聲音亦不斷顫抖,心情十分激動。

劉霞接受訪問時,手上拿着一張和丈夫劉曉波的合照。劉曉波現身處遼寧錦州監獄。 美聯社

劉霞住所陳設簡單,牆上貼有她拍攝的照片及油畫作品,住所不能上網,電話打不出去,兩年多來她唯一能離開住所,就是每周一次出外購物兼探望父母,及每個月到遼寧省錦州監獄。探望被當局控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囚11年的丈夫劉曉波,但每次都被看守人員嚴密監控。她大約在三星期前到過錦州,但她卻說不出確實的日期,她說:「我已不數着日子了。」
對於兩年多軟禁生活,劉霞不斷以「荒唐」形容,她說:「我們就是生活在這麼荒唐的一個地方,荒唐到我已經覺得我是一個有充份心理準備的,但是我真的沒想到他得了獎,我不能出門,這一直覺得太荒謬,我估計卡夫卡(Franz Kafka,荒誕文學著名作家)也寫不出這麼荒唐的事。」

很難會有「好的改變」

劉霞沒詳細談論她到監獄探望劉曉波時兩人談過甚麼,但她不能與丈夫談及被軟禁的情況,但她相信丈夫亦大概知道她的情況。她說:「(我們)不許談論這些事情,因為談論這個……然後反正大概也能明白,我就說我跟你過的其實差不多。」
被軟禁逾兩年,劉霞稱很難會有「好的改變」,她稱背部受傷,不時要卧床休息。她表示,初時還在想可能只是被關一、兩個月,沒想到要被軟禁這麼久。她說,對於外面的世界,「只有這個家的電視一直開着」,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唯一線路」。
總部設在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劉霞兄長劉彤指出,劉霞的行動、通訊仍受當局嚴格控制,朋友、記者根本無法與她接觸,美聯社昨能採訪到她,「只是很偶然的事」。
美聯社記者成功採訪劉霞後,她居住的屋苑保安明顯加強,在她軟禁的大樓門口被布簾遮擋,有人站崗,當有本港的駐京記者走近、表明要找劉霞時,對方不但要求記者表明身份、拒絕進入,更警告記者「不要再找麻煩」。
美聯社/《蘋果》記者

劉 霞(53歲)

職業:詩人、畫家、攝影師
經歷:
1980年代
與劉曉波認識,成為情侶
1996年

在劉曉波接受勞教期間,在教養所內結婚
2010年10月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後,她被當局軟禁,與世隔絕
2012年10月
無國界記者拍到劉霞被軟禁住所內的畫面
2012年12月6日
被軟禁26個月後首度接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