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獵殺拉登》(Code Name:Geronimo)<br>殺死了一個過去的神話

蘋影話:《獵殺拉登》(Code Name:Geronimo)
殺死了一個過去的神話

美國人民是有點識見,拉登被殺死後並沒有百萬群眾上街慶祝,又或者訂為公眾假期以表示普天同慶,而是出奇地低調,好像追捕了十年的獵物,被追捕者和追捕者都筋疲力盡,殺死他只是個必然的結果。
拉登是成功的,他這十多年來把世界,尤其是美國弄得人心惶惶,以反恐之名令各個所謂民主國家充份暴露了卑劣的一面。但隨着他不斷地東躲西藏,他即使在伊斯蘭教內的神話也日漸淡泊,這個英雄沒有勇敢地站出來,而是害怕了美國的追捕而失去影蹤,也就同時失去了影響力,被其他派系所取代,忘記了「911事件」的災難意義。
《獵殺拉登》也就在同樣意識拍出來的作品,內容當然有動作,有隊員們各自的親情,有政府的部署,拍攝方法也是每個鏡頭不超五秒的公式手法,但一切看上去好像缺少了甚麼?

隨時隨地看直播

斯托韋爾(John Stockwell)沒有拍出些甚麼新意,採用的是雙重的敍事角度,一方面是文職人員利用衞星科技監察拉登躲藏之所,不斷地找尋確實的證據;另一方面則是海豹突擊隊員被集合起來,離開家人朋友,在阿富汗某個地方以密集的方式受訓。電影的進行速度快捷,又不會太急促,可是也沒有太多空間描寫各隊員的心理和感情生活,簡短的介紹只能算是點綴,也幸喜有這些點點的點綴,影片才有點人味。而這些,早已是這類型的公式。也許,這才是真實的人生,這件早已應該放進博物館的事件本來便是這麼無趣。大家只希望趕快將惡夢拋到老遠,最好永遠不再提便算了,一切都解決了。

遠在華府的文職人員,不停商議對付拉登的策略。劇照

影片另一個有趣的,搞甚麼電視台甚麼媒體的朋友一定要留意,現在作為間諜跟蹤,或者只是一小隊的人員押着幾個犯人在山路上走,遠在美國華盛頓的總部都能夠像看電視般看到整個畫面,美國總統等人物像看電影般看這場獵殺,過多十年八載,普通老百姓大概也能看到這些現場直播。
其實現在只要你付錢,上網後已經可以在地球任何角落,只要收到訊號的,現場收看美式足球,或者NBA,甚至棒球賽,起碼我便可以了。這代表甚麼?代表電視這個行業並沒有所謂夕陽或光明前途,你能夠透過手機、iPad等東西看到的,實在數之不盡,競爭者也多若恒河沙數。這代表了這個社會流行的,是新聞的事件報道成了主流,球賽、賽馬也實等於是新聞,而電影和電視劇將會是另一種媒體。
這部電影如果作為當代歷史,它是重要的紀錄,雖然經過劇情化處理之後,已經嚴重失真,但作為「當下」發生的事情,它已經落後了。時間在當代已經毫不留情地,以幾乎快過光速的速度向前走着,不只不回頭,連停下來多一陣子都困難了。

小隊人員押犯上山,跟游擊隊作零星駁火。劇照

到底解決拉登後,會否真的天下太平?劇照

世界沒變得太平

當然世界不會因為一個拉登被獵殺而變得天下太平,這也是當代人學到的珍貴東西。人類已經沒有甚麼東西能普天同慶了,更沒有時間去理會歷史,一切都發生在當下,一切都以當下為主,走出戲院時我的感覺像是從博物館走出來,看了一段人們告訴你是真實的歷史,然後,平靜地離開了。
更重要的是,你已經忘記了相關人物,又或者電影本身的解說不清楚,除了槍聲卜卜外,整個行動的情況其實你是看得一頭霧水的!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