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仇富稅保身家 資金大轉移<br>法國富豪搶倫敦樓

避仇富稅保身家 資金大轉移
法國富豪搶倫敦樓

【倫敦直擊】

香港樓價高企,港人大嘆置業無望,部份人遙望英倫,一為投資,二為子女升學。歐債危機加上法國新政府仇富加稅,歐陸富戶為保身家亦紛紛登陸倫敦。內地高幹子弟也於英國遍地開花,料成樓市新動力,似乎中國崛起,炒起的不僅是香港樓市。
記者:高明輝

英國統計局數字顯示,倫敦樓價從09年低位至今年第三季反彈近三成,相對08年高位亦有近一成增幅;豪宅自09年低位至今反彈52%,較08年3月高位貴16%,反映樓市完全走出金融海嘯。英國按揭公司Halifax預計明年倫敦樓價平穩,11月平均每個住宅單位價格為16.1萬鎊(約200萬港元);同期中原城市指數大升六成半,倫敦樓價相對香港仍然落後。

香港人亦是買樓常客

倫敦發展商Land Securities住宅部總監Tom Eshelby接受本報訪問指,倫敦一直是國際性的資金避風塘,過去18個月,他們見到希臘買家、意大利買家,最近則有很多法國買家。他指,倫敦跟巴黎只是兩小時距離,法國新上台的社會黨總統奧朗德增加百萬歐元身家以上人士稅收至75%,「很多董事級人員因稅制寧願到倫敦工作」。英國政府亦表明歡迎為避稅到英國的法國富人。
記者直擊倫敦睇樓,地產經紀George Fane表示,倫敦資金來自世界各地,最大水喉為俄羅斯及中東富豪,香港人亦是常客,又指近期多了來自歐洲如法國及西班牙人睇樓。他表示,「有錢人都想在倫敦置業,所以倫敦永遠跑出」。

從鄰近的溫布頓公園鐵路站至主要住宅地段,乘車需時10至15分鐘。

中國需求持續增長

香港樓市漸漸發展成國際市場,倫敦樓市值得借鏡。Tom指,過千萬英鎊的住宅極依賴外資,八成來自外國買家,特別是俄羅斯及中東;當銀碼下降,本土買家比重便會上升,倫敦的首次置業買家年齡為35歲。統計顯示香港人平均於31歲首次置業,情況相若。他又指,約一至兩年便來港進行一次銷售活動,將推出的新盤首個銷售點便是香港,因為買家對買樓花習以為常,對發展商而言特別吸引。
仲量聯行數字顯示,港人在英買樓較中國人更多,亞洲買家中,香港佔24%,多於中國的10%。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發展及銷售部總監Edward Lewis指,對上一個項目Wellington House,當中約三成在香港出售,相信大部份資金為本地資金,但中國大量富人的子女在英國讀書,預計來自中國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