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得只剩下發展 - 勇先

落後得只剩下發展 - 勇先

繼早前有超過八十年歷史的得如酒樓突然關門進行大裝修後,有超過四十年歷史的北京酒樓亦因為租約期滿將於年底結業,若計算兩三年前消失的龍門酒樓,甚或日前因未能評為法定古蹟而不日清拆的何東花園。老店與舊建築的消失成常態,已叫人欷歔得近乎濫情。
當社會只剩下高樓大廈和天價豪宅,歷史的厚度越來越薄弱,最終令我們的世界觀,變得越來越片面單一。

傳統廣東酒家得如酒樓最終都不敵潮流——因為中、老坑的形象過於深入民心,亦過於懷舊,終於被消費者淘汰而轉型;至於受到老饕歡迎的北京酒樓,雖然晚晚門庭如市,但仍敵不過「租約期滿」這標準理由而將成為飲食界的集體回憶。
公道點說,它們的消失,不是對與錯的問題,甚至何東花園最後無法列為古蹟,亦非政府辦事不力……而是我們主流社會真的太落後,除了發展以外,並沒有別的價值。
香港一直以來都以國際大都會、購物天堂和「東方之珠」為定位,全以奉迎外人為出發點。本來這絕非問題,但當我們越發沉迷這形象時,社會發展便只會考慮怎樣討好別人,相反過份抑壓和漠視自身的需要和文化。

另一方面,受到獅子山下精神影響,昔日在資用乏缺下,人們從「靠自己」的精神中推而廣之,營造了守望相助的鄰里情;但今日「靠自己」則成為一種自我膨脹:認為只要靠自己用一切手段賺到盡都是天公地道。只要是價錢好,哪怕是再有歷史文化和其他價值,都可以賣、都可以發展,因為產業是我的,社會價值與我何干?

我們這種不斷以掏空自己、蠶食自身歷史文化的發展觀,令社會變得越來越平面。我們創出了商舖呎價最高的世界紀錄,卻犧牲了數之不盡具社會、文化價值的商店及建築,或親手摧毀,或任由它們失救而死……期望保留一間舊式茶樓或者何東花園,是因為它們承傳着一種生活文化,點滴凝聚了市民對社會的歸屬、對歷史的認同,是一種無形但珍貴的資產。只可惜在「唯發展論」的觀念下,社會只視保育為一種閒時僅供觀賞把玩的收藏嗜好,可有可無,令香港除了摩天大樓和先進硬件可標榜外,其餘越趨空白一片。
有一句話:窮得只剩下錢。香港現在是:落後得只剩下發展。

勇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