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靜市出擊 成交罕有大增<br>金價離奇震盪 一周兩閃跌

對沖基金靜市出擊 成交罕有大增
金價離奇震盪 一周兩閃跌

【本報綜合報道】期金在過去一周兩度離奇地在短時間內遭大幅拋售,令金價在上周三(11月28日)及本周二均跌近1.45%,周二2月期金價格更收低於每盎斯1700美元,收報1695.8美元,跌穿100天平均線,為8月中以來首次。交易員均指金價過去一周走勢詭異,而金價前景預料將較以往波動,金價昨回穩至1700美元水平樓上。

美國商品交易所發言人指,在美國時間周二早上12時47分,錄得逾3000張期金合約交易,金價隨即急瀉,並觸發20秒的停板機制,期金價格曾跌28.5美元或1.66%。根據數據顯示,該時段的交易量是平均過去30日的六倍。

持大量期金認沽期權

據交易員表示,大戶選擇該段時間進行交易是經過深思熟慮,金市在紐約市段凌晨最為淡靜,大手拋售能在市場上造成最大的衝擊。有交易員認為這可能是部份對沖基金手持大量期金認沽期權,藉着令金價急跌而獲利,同時觸發程式止蝕盤,使金價跌幅擴大。
期金市場上周三也出現類似情況,沽壓較本周二沉重得多。在紐約開市後,交易所即收到3.5萬張期金合約沽盤,其中一個單一沽盤合約達7700張,相等於24噸黃金,是香港金管局擁有2.1噸黃金儲備的逾11倍。交投量在這60秒內是平日成交量的35%。當時金價一度跌近37美元或2.1%,至1700美元邊緣。分析員對近日金價走勢都摸不着頭腦,認為根本沒有觸發點令黃金價格大瀉。
綜合交易員估計,金價異動有幾大原因。首先,金價能被大戶舞高弄低,全因散戶寧做塘邊鶴,而交投量急增也只限於部份時段,其餘時間則繼續淡靜。量度市場活躍度的期金未平倉合約於上月23日升至50萬張的14個月新高後,至今已減少一成。輝立期貨分析員Lynette Tan認為,金價走勢已與基本因素無關,「從技術層面來說,金價短期走勢看淡,而部份投資者因未看透財政懸崖談判的前景,未敢貿然入市。」

高盛降明年預測7.2%

另外,有認為是擔心國會議員最終會在解決財政懸崖的問題上,同意大幅增加資產增值稅,而金價今年已累積9%升幅,現時套現總較明年才沽金化算。亦有認為走勢是去年12月的翻版,當時金價在12月下跌一成或180美元,跌至1545美元。從技術走勢分析而言,有分析指1675美元是重要支持位,短期金價仍會在每盎斯1700美元爭持。
高盛昨調低明年金價預測,12個月預期下調7.2%至每盎斯1800美元,指下行風險增加令貴金屬價格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