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我寫的題目多和大學及大學生有關,有讀者以為我是個教育工作者,實在是個天大的誤會!我正職本來是獵頭,後來加入培訓,只因這些年來獵頭生意如坐過山車大起大落,最近更加生意淡薄,誤中副車培訓反而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若然靠賺大學錢,恐怕餓死都未天光,那所謂收入極其量是車馬費,食餐好一點的都不夠。話雖如此,為教育的付出和帶來的實際收入完全不成比例,但其意義及所得到的回報卻非任何金錢物質價值可以比擬。在大學講的離不開都與求職及職場生存有關的各種課題,為商業客戶設計的培訓項目以軟技巧為主可謂五花百門,講到底,思維態度才是一切的關鍵。
由於職業所需,服務是培訓的一大課題,我對服務質素及水準特別留心。莎莎與卓悅我想寫很久還好未落筆,最近因為一條橡筋,令我對卓悅改觀。一直以來我是偏向莎莎,由店舖設計、色調、燈光以及員工的制服、打扮及禮貌我個人認為都勝不只一籌。卓悅的貨物擺設擠逼及其燈光設計令我感覺不自在,一樣會有幫襯只因其產品不但較莎莎平,網上購物方便快捷。
今次去勻兩間,是為要買齊我需要的貨品,先在同街的卓悅然後到莎莎買了同樣各10盒的假眼睫毛。卓悅的那位問明我不要膠袋之後馬上用橡筋幫我分兩扎扎好然後雙手遞上;莎莎的那位知我不要膠袋只把貨物留在籃中等我自行執拾,問她可否先用橡筋幫我扎一扎,她看也不看即說沒有。服務就是要主動細心加貼心,空叫甚麼歡迎口號有何用?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