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下台的「適當時候」 - 范克

這是你下台的「適當時候」 - 范克

一個謊言能否掩蓋另一個謊言?梁振英的僭建問題已經給了答案。這一宗發展了差不多半年的僭建事件,由一個「木花棚」,到近日被踢爆挖出三百多呎的地下空間,身在要位,理應坦誠面對,向公眾交代一切,以便解除疑慮,但作為特首的他卻選擇以最惡劣的方式去面對群眾,多次以瞞騙、逃避、掩飾的手段去向傳媒和全港七百萬市民交代僭建問題。
更甚的是,除了拒絕向公眾交代,他為了在特首選舉期間擊敗對手,為了取得中央和普羅市民的支持,處心積慮設下陷阱。一方面引誘對手掉落自己所設下的陷阱,不惜邀請記者到屋內企圖證明自己並無僭建問題,另一方面又在宣佈參選的期間為家中的地下室鋪設磚牆,遮掩這個沒有向屋宇署申報的地下空間,不只瞞過記者的調查,更連屋宇署的調查工作都受到他的阻礙。

梁振英為求謀得特首一職,重重佈局,套用《Time》在六月時的一個標題:Can Hong Kong Trust This Man ? 我們為甚麼還能對一個徹頭徹尾毫無誠信可言的人,給予再一次的信任?
一個在參選時以聆聽民意博取市民支持的人,為甚麼在這一連串事件背後所展露出來的,就只有令人心寒的不斷欺詐?為甚麼在僭建此一簡單問題上,會匪夷所思地小事化大,由法理上的問題,擴展到個人的誠信問題?當整個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屋宇署的執法能力,都因為他的問題而受到拖累時,請問這樣的一個人還適合擔任特首嗎?
將個人失誤,擴大到整個政制體系都受到牽連,已經顯示出他的僭建不再是個人問題,但時至今日他仍然沒有清晰交代,每次有記者問起時都只給出一個答覆,就是會在適當時候作出交代。難道立法會邀請他出席,接受議員質詢就不是適當的時候和機會?但他多次迴避而不願意公開交代,甚至考慮再次以書面方式回應,顯示出來的,就只有他對香港市民和立法會的不尊重。

這是否瀆職,留待市民判斷,但即使彈劾機制啟動,基於立法會的畸形結構局限,透過彈劾要他為事件負責而下台,幾乎是天方夜譚。因此要令梁振英下台的方法,惟有倚靠民間力量才有可能做到。既然他拒絕交代,不停搬出「適當時候」為藉口,那就讓香港人去為他製造一個適當時機,讓他腳痛下台出來交代!
梁振英已經不再適合擔任特首一職,但是立法會最有可能通過的不信任動議並無約束力,而即將提出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徹查事件,通過機會亦非常渺茫。
香港市民必須明白,我們不能夠繼續依靠立法會去制衡一個無視民意、漠視訴求的政府。我們前路就只能用雙腳去尋找,如果反對的聲音不夠響亮,那就用我們的腳步聲去叫梁振英下台。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