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年一度的《米芝蓮指南》昨日放榜,推介244間香港食肆,4間3星頂級食府全部有得留低。跑馬地彭慶記、中環一樂燒鵝等小店分別躋身「1星食府」及象徵物超所值的「車胎人推介美食」之列。不過,米芝蓮是光環,也是負累,多間入選食店的老闆均擔心業主會藉機加租,甚至作好最壞打算,準備隨時結業退休。
記者:袁樂婷 翁煜雄 張嘉雯 林社炳
米芝蓮昨公佈新一年星級食肆名單,共244間香港食肆上榜。去年四間3星食府成功保住銜頭,另有5間食肆「升呢」變2星食府,總數增至13間;12間食肆成新晉一星食府,總數增至44間。物超所值的街坊小店亦有上榜,68間人均消費300元以下、食物質素良好的食店躋身「車胎人推介美食」,有潛力「升呢」摘星。
彭慶記:頂唔順咪退休
位於跑馬地的順德菜館彭慶記,由「車胎人推介美食」變1星食府。老闆彭伯常稱,秘訣在於食材新鮮、冇味精、有鑊氣、份量足。招牌菜士多啤梨骨和蒜香雞,陳方安生、范徐麗泰等政界名人均為捧場客,亦有澳洲遊客每次來港都專程幫襯。彭說開業10年親力親為,每天風雨不改到九龍揀靚海鮮,連旅行都沒去,「老婆梗係有詐型啦!不過我信自己多過信人」。
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彭伯常仍堅持保持食材質素,「貴啲都制,只要食材靚,唔會孤寒」。他說,現有租約仍有兩年,一旦將來續約被大幅加租,惟有提早退休,「家都62歲囉,真係頂唔順咪退休囉」。
不少上榜食店都面對租金壓力,甚至曾因重建而被迫遷。憑秘製燒鵝髀馳名的一樂燒鵝,舊舖被收購重建,老闆娘朱太苦尋舖位兩年,才於士丹利街覓到新址,去年尾更被迫停業個多月,錯過米芝蓮評選期。今年重新入選「車胎人推介美食」。她認為是錦上添花,「分數始終係食客畀,覺得好食自然會再嚟」。
朱太說要嚴選5斤至5斤半的燒鵝,「肉質最靚,燒出嚟皮脆肉滑」,為保持質素,每天限賣120隻。她更親自調配包含花椒、八角、紫姜的酸梅醬,「人人都係落嗰啲(材料),份量同味道當然係秘方!」面對加租危機,她無奈稱「冇辦法,始終都要面對」。
老店位於銅鑼灣禮頓道的印尼餐廳1968,去年被迫遷後搬到中環士丹利街,以秘製花生醬製成的沙嗲依舊是主打。老闆Hudson說,搬店後吸引中環上班族及遊客,加上熟客專程幫襯,生意大增一倍,「食物基本上日日清,質素自然Keep得好」。家族生意入選「車胎人美食」,家人最開心,「幾十年心血嚟㗎」。
開業40年的好旺角麵家,因租金上漲被逼放棄西洋菜街老店,花園街新舖每月要20萬元租金。老闆吳宇恆擔心入選「車胎人推介美食」後,「業主見你上咗米芝蓮,日日有人排隊,好旺喎,咁係咪應該加番啲租?」
生意難做,入選「車胎人推介美食」、主打星馬菜的亞洲家族,於公佈結果前已經結業。有區內地產代理指,該店未完租約,相信結業與加租無關。但業主收回舖位後,將原本12萬元租金調升至18萬元放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