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破單季紀錄<br> 男男性接觸感染佔46% 社工籲正視

愛滋感染破單季紀錄
男男性接觸感染佔46% 社工籲正視

【本報訊】本港今年第三季有140宗感染愛滋病病毒個案,創今年單季新高,當中近半數人透過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有提供同志輔導服務的機構訪問約300名同志青少年,僅得3%受訪者願意向家長或老師談論困惑,有社工擔心他們因缺乏支援,增加透過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愛滋病的風險。
記者:陳凱迎

衞生署昨公佈本港最新一季愛滋病數字,該署今年第三季(7月至9月)接獲140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呈報,超出今年首季(1月至3月)的122宗和第二季(4月至6月)的131宗。
最新呈報的個案包括112名男性和28名女性,當中65宗個案經同性性接觸(指男男性接觸)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佔46%),經異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的個案分別有28宗及2宗,另有1宗經注射毒品感染及44宗感染途徑不詳。
根據衞生署數字,最新經同性性接觸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個案,較第一季的48宗和第二季的59宗增加。衞生署特別預防計劃顧問醫生黃加慶指,男同性戀者使用安全套的比率較低,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呼籲相關社群提高安全性行為的意識。

青少年易受錯誤訊息影響

男男性接觸者感染人數上升,但小童群益會去年聯同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以網上問卷訪問265名曾對同性有戀愛感覺或性幻想的13至21歲男生後發現,只有3%受訪者遇到性傾向問題時,會向家長或老師等成年人求助,其餘則選擇向同學和朋友傾訴,或自行找方法解決。
該會社工周峻任表示,近年因性傾向困惑求助的青少年年輕化,當中包括小學男生,但同志青少年容易從朋輩或網上獲取錯誤性知識,增加他們經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愛滋病風險。周認為,政府和學校應為同志青少年提供性教育及預防愛滋病資訊,家長應抱開放態度,灌輸正確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