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水寺看夜楓下來,沿途拍照駐足,至二寧坂,夜已深,遊人漸散。白天及春秋二色季(櫻花+楓葉)的晚上,你幾乎拍不到清水一帶幾條坂無人的街景,夜愈深人影愈閒愈能感受那份本來的古樸氣味,偶爾,供遊客拍照並乘坐遊走景點的三輪車經過,更添況味。
跟京都旅遊部門每天發放穿上華美和服(日人稱 「吳服」?)的遊客吸引落眼拍照點的現代偽裝版藝妓相同,懷舊的三輪車夫嚴格挑選,年青力壯,可跑步拉車載客上山落山之外,還需面貌端正,起碼明星相,這是一起古都品牌面子工程,形象發放全球,能不嚴守?
相比北京後海的三輪車夫,後者流失過去純樸素質,流裏流氣一副貪婪相,面子工程,不是單靠奧運,更非左冰冰右冰冰得救,重返民間,軟力量動人指數更親切更討好。
不少店舖漸次關門準備中(日人在這方面真有意思,英文的Closed或中文的停止營業都絕情。準備中,帶請留步稍後再提供服務的延續性。)見烏冬麪館仍營業,急急閃入免錯失最後落單時間,面貌似曾相識,看筷子白底黑字圖案格式尤其眼熟,漢字名「名代」,側寫:御麪料理.季節御飯.一品料理。那名字書法猶如符號,由遠而近,一步一步就差一點點,前塵定現!
金黃橙皮茸散散掟在白雪一般壯健麪條呈現眼前,橙香撲鼻,添一掬極精品芝麻,雙香傳來信息,昔時櫻花爛漫自東山而南禪院走過哲學之道至銀閣寺,寺門不遠有偌大麪店,記不起全點素食,或是季節特色精進料理,清香簡約橙皮麪之外,還有念念不忘柿子甜品。
為怕把店子忘卻,將筷子紙套好好收藏,請相信,雜物櫃中至今仍在。不單止,操上好英語年青員工興奮告知,那月後,他將調往紐約Thomson Street分店,特別給我寫下地址電話……之後也真的應約到該店幫襯。那麼多年未返銀閣寺本店,這夜偶遇二寧坂之高台寺店,橙香將記憶洗刷,心愛清甜奈良柿子用到沙拉去,會心微笑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