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阻礙競爭與進步? - 勇先

誰在阻礙競爭與進步? - 勇先

亞視和無綫在開放免費電視牌照一事上,常說開放競爭等同引發電視生態災難,破壞這行業的進步和健康發展,並以此理由力阻在二○一五年前出現新電視台。但除了王征、盛品儒和「愛港之聲」十一位日前聲援亞視的門徒外,恐怕沒有人會相信這荒誕的邏輯。
本來一直吃着花生看亞視發癲的無綫,其公司總經理李寶安最近亦開始為阻發牌說三道四。然而比起來自不知名外太空的王、盛兩叔姪,李寶安儘管論據薄弱,但說話內容至少能令一般市民明白—無綫只想繼續一台獨大,而不是精神失常。
更重要是,當我們一邊聽到李寶安說新增牌照會引發惡性競爭,報紙傳媒卻盛傳他們有相應行動:如加人工派花紅挽留人才、召來一些重量級藝員拍劇等,雖不知是否雷聲大雨點小,但至少證明,一個還未成形的對手,已足以叫無綫抖擻精神,醒覺要提升工作團隊和產品—這不正正是「有競爭才有進步」的實證嗎?
事實上,近年無綫與亞視之間,就像一個瘸腿的和一個植物人在競跑,哪怕無綫向前的步履如何緩慢,在亞視這唯一的所謂對手下,它根本有贏無輸,沒有競爭可言。我明白,在商言商,無綫並不覺得「無敵最寂寞」,但這「零競爭」的電視生態,對觀眾而言卻「最痛苦」。
誠然,香港近年就是充斥着種種無賴事,口裏常嚷着要提升競爭力,但長年累月卻一直限制競爭—你看看立法會議員和特首直選可以一拖再拖;專營公司可以靠瘋狂加價來彌補自己賺少了的;還有今日亞視無底線的胡鬧……統統都是過份限制競爭而成。當然,經濟科老師教過我們,競爭過度的確會破壞市場發展,但問題是今日香港卻在另一極端,社會對政商界等既得利益者嚴重傾斜,使他們像寵壞的兒童,像無綫和亞視,稍有遇到競爭挑戰,便立刻失控撒野,怨天尤人:怪規矩改變、怪有人阻礙自己、怪市民不肯配合、怪工資太多而工時太少。
既得利益者將「提升競爭力」的責任放在別人的肩上,不肯付出之餘,甚至以剝削別人的成果和機會來為自己帶來利潤。今時今日,社會常常嚷着要提升競爭力,但究竟誰是礙事者?其實大家都知道,只是有些人在詐儍扮懵而已。

勇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