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okan,漢字日本「旅館」的普世西文稱呼。
迎接公元2000年,美國國家地理旅遊雜誌曾大事選舉了「一生必去50處」,分5大類,每類10處。論美,日本無論如何肯定是個高水平的國家,然而世上高手如雲,選舉當然有主觀偏見,總的說來,還是一記頗被重視及服眾的成績表,日本Ryokan得了心靈歸宿旅途停泊類別,那時不明解,及後來日特別留意……就是漢字旅館。傳統日式Tatami席地而坐而睡的睡房,附設共用浸浴浴室,乾淨企理,簡樸無華。
曾讀過一則有關戰後有京都三姊妹承接家業,理得出色傳統旅館,名為「三姊妹」。97前後曾替福井地方的布料推廣部份合作過。每次工作完了,安排留下,目的只有一個,離福井不遠的京都輕鬆行路,那些年留宿每次都選三姊妹。
之後再來京都,如非公幹途經,便是機票包環球通酒店Package類別。某年專程來看楓葉,選了一所貴格日式傳統酒店,滿意,卻跟自己一貫旅遊風格,格格不入。這次同樣機票加酒店套餐,來京都旅行不住傳統小旅館,意猶未盡!
住滿套餐前,趁晚上散步,沿小運河Takasegawa高瀨川走過古風尋常巷陌,不少旅館在幽暗婉約小街存在。面對一衣秀水這旅館光線充盈特別上心。
跟自己說過:如若滿意,保持寧靜,不讓披露。對不起!
房價每天4千6百日元,乾淨得極微細節也亦處理周到,老媽媽超過半個世紀先與西洋油畫畫風與畫工不凡畫家丈夫將業務做起,名聲原來一度在日本及國外頗盛。現在則與中年兒子管理家業。
這夜,坐草蓆上,蓋着棉被,將這篇稿子完成,環顧四壁沒有多餘粉飾,可線條角度鮮明,如果你愛好傳統傳承,當會感受此時此刻那份貼心舒坦。如果你愛人客寥寥的安靜,在這個稱為「松」的房間及其外面走廊,當更能貼近住的一番寧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