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圍道車流大減<br>封路交通反更暢順

馬頭圍道車流大減
封路交通反更暢順

【本報訊】港鐵沙中線工程大封馬頭圍道,昨日是封路後首個工作天,上下班繁忙時間車流大致暢順。區內居民認為,由於事先張揚將出現大塞車,駕駛人士紛改道,昨行經馬頭圍道車輛數目大減,繁忙時間車流比假日更少。不過區內多個車站位置有改動,有長者無法找到車站位置,批評港鐵安排「好混亂」。
記者:鄭啟源

馬頭圍道封路後首個工作天,車流大致暢順。謝榮耀攝

整個馬頭圍道封路措施將持續四年,港鐵前日起開始實施封路,介乎浙江街至上鄉道一段馬頭圍道,六線行車會減至兩條往紅磡南行和一條往九龍城北行。昨日是實施封路後的首個工作天,早上及下午的兩段繁忙時間,除巴士等候上落客短暫形成車龍外,車流大致暢順,未有「塞爆」。

區內居民普遍提早出門上班上學。任職市場銷售人員的蔡小姐指,僱主已知悉封路安排並豁免她遲到,但預計會大塞車,故提早半小時上班。昨候車期間,她感覺車流及候車人數都較平日少,估計居民已「做足準備」選用其他道路。小巴司機尹先生指,平日區內塞車主因是太多巴士集中在個別車站上落客,封路措施令車站分散,反令路面更暢順。

婆婆搵車站搵餐死

不過,長者對車站位置改動感混亂。80歲的梁婆婆昨晨準備乘小巴到旺角求診,小巴站因封路改到較遠位置。她批評,港鐵指示不清晰,令她遲遲未找到車站位置。
民協及民主黨等多個政黨,昨晨繁忙時間都有到場視察。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指,該黨上周起於受封路影響路段展開行車時間測試,在封路措施生效前,繁忙時間由北拱街經馬頭圍道往返宋皇臺約需八分鐘,昨日快約兩分鐘。她估計,駕駛者響應運輸署呼籲改行其他道路,車流減少令塞車情況未有發生,希望暢通情況能持續。
運輸署及港鐵昨嚴陣以待,港鐵派出近百名職員沿馬頭圍道駐紮,向市民講解改道安排;運輸署亦委聘顧問公司,統計車流及乘客數據。運輸署總工程師梁達輝指,昨日該處交通和改道前分別不大,但封路實施初期,交通流量尚未穩定,具體影響需更長時間觀察。

港鐵派出近百人手向市民提供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