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海豚灣》(The Cove),令日本小漁村太地町臭名遠播,這裏是全球水族館海豚的最大供應地,而每年9月至翌年3月,是當地屠殺豚的季節。
海豚每條值百萬港元
海豚保育組織Sea Shepherd Cove Guardians近日監察到,太地町的漁民開始將領航鯨(海豚品種)和樽鼻海豚趕入海灣;該組織昨日在其facebook貼文和上載照片,稱有12條領航鯨被趕入海灣,其中8條被殺供人類食用,4條小領航鯨被扔回海中,相信難以存活;而樽鼻海豚會留待今日等買家挑選,未能買出亦會被屠殺。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雖然惡行被拍成紀錄片,但當地漁民仍繼續每年的屠殺行動。他們聲稱是傳統文化,毋須聽外國人的指指點點,更重要這是一盤龐大生意,由於全球只有少數地方可供海洋館或水族館購買海豚觀賞或訓練作表演,在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對海豚求過於供下,動輒每條數十萬以至百萬港元。
網上資料顯示,日本於今年10月有一條海豚入口香港,但海洋公園發言人否認有購入海豚,強調海洋公園的海豚多是自行繁殖或從其他公園借入。漁護署發言人稱,沒有紀錄顯示有海豚入口香港,但如果有關海豚抵港後,原機轉送其他國家,便毋須向該署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