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佈政府實施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後,早年由服務式住宅修改土地用途為住宅的物業可逃過稅網,並有疑似地產代理煽動指有關物業可短炒,或有失實陳述之嫌。
網民於日前在網上以「AA(即地產代理)有飯開了」為題,公開一封向政府部門查詢印花稅事項信件,並附上由「印花稅署署長」代行的回覆,直言如荃灣爵悅庭、青衣藍澄灣等以服務式住宅形式發售的屋苑,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均不適用。
代理未經查證瘋傳
本報昨向政府查詢該封信件的真偽,政府發言人回覆指,印花稅署於上月30日,以電郵回覆了一個就服務式住宅有關徵收BSD及SSD查詢。發言人重申,根據《印花稅條例》,界定一個物業是住宅物業或非住宅物業,須視乎政府租契或政府租契協議、《建築物管理條例》所指的公契、根據《建築物條例》發出的佔用許可證、或由印花稅署署長接納的其他文書對該物業所規範的批准用途。
因此,「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的分類是按照批准用途而非實際用途而定。 買賣物業人士必須查核有關物業的批准用途,繳交正確的印花稅。 甚至應查閱或委託專業人士查閱有關政府租契、政府租契協議、公契、佔用許可證。如有需要,更應徵詢法律意見。
「需時了解事件始末」
自網上傳出有關項目不受BSD及SSD影響後,即時有地產代理在未經查證事件,便對外瘋傳有關訊息,對象包括業主及買家,更有向傳媒發放此項「重要」訊息。同時,網上亦有疑似地產代理參與討論,鼓吹有關服務式住宅屋苑可進行摩貨短炒。
本報昨向地產代理監管局查詢有關地產代理的言論有否涉及專業失當或有失實陳述之嫌,惟至截稿前,地監局未作出任何回覆,只稱需要時間了解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