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時間廊」的寶光(084),上市超過40年,但有一大段時間好似潛咗水咁,冇晒聲氣,連投資者關係部門都冇,舊年先成立番。估唔到公司最近竟然成功引入咗私募基金博裕(Boyu),認購3.7億可換股債券(CB)。呢個基金來頭不少,江澤民長孫江志成有份打骰,李嘉誠基金有份投資。聞說博裕班底,是一班曾任職高盛的賓架,而領導人就係曾在TPG中國工作過兩年的馬雪征。
博裕呢個名一出,咩都未做,寶光已經爆升,升穿咗CB換股價1.95元超過三成。私募基金的光環,令投資者憧憬公司可以由灰姑娘變公主,但呢種迷思其實並不可靠。私募基金入股上市公司,表現可以係非常參差,例如國美(493),股東不合作的因素,可以話係貝恩(Bain)始料不及;至於李寧(2331),到底TPG點可以接受大股東大玩財技,將股份注入另一間殼公司?海迪不禁懷疑是有人睇漏眼。
有私募基金界人士指近年錢太多,業界急住投資,好deal難求,「落叠」前盡職審查不如以往詳盡。海迪覺得寶光是務實公司,但會否烏鴉變鳳凰仲有唔少風險。如果唔係,博裕認購的就係股份,而唔係可換可唔換的CB了。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