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er食堂:滙豐平民餐館謝幕 不捨人情味<br>鄭海泉薛關燕萍 緬懷獲多利食堂

Banker食堂:滙豐平民餐館謝幕 不捨人情味
鄭海泉薛關燕萍 緬懷獲多利食堂

都說港人的集體回憶,正像日久失修的舊建築般,牆灰一片一片剝落。曾經伴隨中環人成長,見證獅子行由地區銀行衝出國際的滙豐平民會所──位於中環和記大廈3樓、人稱「Wardley(獲多利)」的中菜廳,因大業主不再續租,上月底已正式謝幕。記者:劉美儀

告別走過逾20年的歷史長河,臨別依依,一班滙豐舊雨,均懷念這個洋溢溫馨與人情味和美好歲月的一代icon食堂。
以私人會所運作的Wardley,外觀雖然平淡,但較滙豐總行頂樓的宴會廳,烹調質素及受歡迎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那裏曾是華資經紀及賓架們最愛蹓躂的心水食堂,亦是滙豐中層員工可跨越職級界限,周末扶老㩦幼、共享天倫與美食的後花園。
獅子行首任華人大班、滙豐銀行前主席鄭海泉聽記者提起Wardley結束,有點錯愕道:「乜唔做嗱?」鄭大班說,他雖不是那兒常客,但直指Wardley「reputation(名聲)好高,出名好食過滙豐總行!」

富家庭感覺誠可貴

他依稀記得,多年前仍是中層員工時(滙豐首席經濟研究員),曾踏足Wardley數次,「好似跟John Szeto(司徒振中)、Edward Kwan(關百忠)等人去過」。他說,那兒多是券商及經紀界的落腳點,不少同事亦喜歡光顧,「嗰邊casual好多,唔同總行40幾樓(宴會廳),主要係高層用作商務宴客」;早年總行只供應西餐,沒有中菜,相比之下,「有家庭菜感覺嘅Wardley」,更難能可貴。
為趕及結束前重臨舊地,近一個月,不少舊獅子人及「獲仔」時代老將,都如粉絲朝拜偶像般,蜂湧至Wardley,食堂從午膳到晚市一早訂座爆滿,當中包括前滙豐香港零售一姐、現任恒生銀行(中國)副董事長兼行長薛關燕萍。
76年加入滙豐的薛太,曾是該行香港區個人理財業務主管,與專門從事散戶股票經紀的滙豐金融服務(亞洲)工作關係密切,亦因此與Wardley食堂結下情緣。

從滙豐金融服務(亞洲)接待處轉右,即為Wardley食堂,但從外觀看,入口與普通中環寫字樓無異。

沏定靚茶深知客心

雖然現時常駐內地,但過去數周,她仍趁回港公幹期間多次光顧Wardley,與「老友鬼鬼」的夥記們聚首一堂。她頻說:「嗰度有好多回憶,係好好嘅地方……人情味濃,好溫馨……」
「譬如佢哋知我喜歡茗茶,每次到訪,總會沏定一大杯我最鍾意嘅鐵觀音」,經常幫襯的薛太透露,「屋企宴客聚會」,總愛訂座Wardley,用餐後「仲要打包回家」。
一說到鍾愛菜色,她即如數家珍:冬瓜盅、炸子雞、牛坑腩、荷葉飯……甜品如「B仔涼粉同西米布甸都好正!」飯堂不獨烹調粵菜出色,她最欣賞大廚能經常轉換設計菜單,給食客帶來驚喜,「若果食得辣,Wardley四川菜都非常地道」。

經營有道員工可敬

對食堂仝人,薛太亦流露欽佩,「佢哋真係好叻」,廚房合計5至6人,樓面亦只得數人,但一周六天營業,從午膳晚飯,到酌局安排,一班人胼手胝足,將接近2000呎的食堂連廚房打理得井井有條,「Wardley係令人懷念嘅地方,係珍貴嘅集體回憶!」
食物之所以難忘,不在乎山珍海錯,最重要是賦予食客的回憶,食堂之所以深刻,不在乎富麗堂皇,最緊要是當中盛載的溫馨濃情。告別矣,Wardley食堂,如夢記憶,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