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有嘢講--拒教甲組 專注青訓<br>細焯:球圈冇將來

我哋有嘢講--拒教甲組 專注青訓
細焯:球圈冇將來

香港足球隊近年又成為球壇焦點,除以東道主身份出戰東亞盃外圍賽第2圈,「鳳凰計劃」聘請的港隊總教練摩力克於賽前「跳船」亦惹來球迷狠批。今季低調掛靴的前港隊隊長潘耀焯,一語道破本地球圈種種問題,更表示因看不到將來,拒教甲組,寧願專注青訓。記者:曾雁平

本地球圈問題數之不盡,細焯就指港職聯不設實際:「其實政府肯出資協助香港足運已經行出重要一步,而計劃是從外國招聘行政總裁及總教練,借助他們的方式去協助重整足運架構,用意是好,因為如再用舊有方式去運作,可能無法帶來改變。」

港職聯屬笑話一場

細焯補充:「不過,球圈高層亦要先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接受新方式的思維與心態;另一點亦好關鍵,是完全不熟悉香港足球的外國人初來甫到,能否應付球圈內非常特別的人脈關係?如做不到,其實是在浪費金錢與時間。」
「計劃其中一個重點是成立全新的職業聯賽,即港職聯,而重整後要有12隊角逐,足總亦已經通過下季升三降一的制度;但最大問題是有質素的球員嚴重不足,如外援仍限於註6出4,那必定會拖低賽事水平。近年因球員不足,很多球會安排全隊甲組踢預備組,這情況很可笑。」

選人角力累港隊停滯

曾是香港隊隊長,細焯對港隊愛之深責之切,更直言外國專家未必搞得掂港足。「香港足球可能不是退步,而是其他國家進步,當你停滯不前,便等於落後於其他鄰國。港隊過去幾十年,領隊與教練一直在選人上角力,過往可講掂數,能以當時最好人腳出戰,但外國教練初到埗,如不懂透過橋樑與高層及班主溝通,注定失敗。」「香港球員是由球會支薪,如球員合約快完,因為港隊比賽受傷,踢不到比賽將會影響續約,誰人要負責?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當年入隊,總之操練做好本份,盡力而為,如友賽會知道那些位置需要避忌,其他事情是盡量不去理會。其實現在港隊在訓練上已比過往進步,以往賽前操幾日便踢,大賽賽前才集訓,而港隊近年由曾偉忠、金判坤及摩力克等執教,足總安排定期訓練,這是好的方向,但要識得平衡。」

球員收入驟降冇保障

香港踢波冇前途,但出自提早掛靴的潘耀焯口中,還是令人感慨。「我與很多球員一樣,讀書不成便向足球發展。出道踢青年軍時,本地球市其實幾好,一線球員可以搵到4至5萬元,對很多人來說,這個薪酬很吸引,賺到錢又可以代表香港,之後再向教練工作發展,其實是很好的職業。只是球市轉差,一線球員月薪驟降至3萬左右,如青年球員要從讀書與足球作選擇,我會鼓勵他們讀書;球員就算好運冇傷冇病,踢15年已經好好,但比起讀書,始終後者較有保障。」

繼前港隊中場岑國培脫離甲組教練行列,轉到車路士足學校擔任教職後,上季在飛馬任助教兼球員的前港腳陸冠邦,今季與細焯齊齊低調掛靴,但兩人都表示不會執教甲組隊。
陸冠邦說:「天水圍飛馬今季改組,原先有要求我們留隊任助教,但因已答允車路士足球學校,最後婉拒。」
他補充:「踢波多年,知道做甲組教練沒有保障,這裏相對穩定,亦較開心,教慈善班時更可接觸殘障、長者及其他不同人士,見到他們在球場上找到樂趣,自己亦開心,這刻沒有打算教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