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耀焯是少數曾隨多位港隊外籍教練出戰的港腳,在他眼中,名氣大如彭利萊亦未必適合香港,最重要是熟悉香港足球的獨特環境。
「利沙雲彭利萊冇料」
自郭家明在97年後,因與港隊領隊官永義不和而辭去港隊教練之職後,隨後十多年港隊曾起用不少外國及本地教練(見附表),而「細焯」表示,幾位外國教練中,對利沙雲的印象最深刻,「他在荷蘭只是青年軍教練,但他以帶青年軍強硬方式套入港隊,球隊做任何事也要完全一致,連食飯也禁這樣,禁那樣,講電話亦不容許,對歐偉倫等等成名球員來說實在太過嚴苛,連我亦試過因此而退隊,可想像球員與教練的關係有幾差。」
足總在郭家明離任後,重金找來巴西教練彭利萊接手,重點培訓當年港奧運隊,當時出道的潘耀焯對彭利萊的評價甚低:「他是世界仔,所教給球員其實是相當皮毛的訓練,當時覺得青年軍也不會再練這些,但他卻經常套用在我們身上,球員當時學到其實不多。」
問到港隊近年最成功的教練金判坤時,細焯認為金sir成功有其原因:「他在香港踢波,之後轉做教練已經很清楚這邊環境,故可做到面面俱圓;而場內強調紀律,加上有成績支持,球員比較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