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闕詞】
安倍晉三對成為下任日本首相成竹在胸,因為他近期已不斷大放闕詞,闡述自己的經濟主張。
安倍指,假若他上場,會提出200萬億日圓的公共基礎建設支出計劃,在貨幣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下,帶動日本經濟擺脫通縮陰霾。
恐增財政負擔
安倍又指,政府必要時可透過央行印鈔購買外國債券,以及從市場上購買債券等,爭取寬鬆規模超越自民黨三年前執政時水平。事實上,根據日本的《財政法》,日本政府只可以因基礎設施建設而發行國債,其他原因基本上是不允許的。
不過,不少現屆政府人士紛紛對安倍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反而增加日本財政負擔,令財赤進一步增加,債台高築情況惡化。日本財務大臣城島光力質疑,安倍希望出現的3%通脹率只在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前才達到。
對於安倍要求購買為公共項目開支作融資所發行的建設債券的呼聲,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更置之不理,稱日本央行一直在購買大量日本國債。他表示,日本央行一直以激進的方式執行貨幣政策,若日本央行的國債購買被誤解為財政融資,會導致長期利率上升,並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