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推出逾一年的安老按揭,早前進行連串優化,按揭證券公司總裁劉怡翔表示,隨着限制放寬,加上申請人或會趁當前樓價高位鎖定每月獲取更多年金,他相信,中產核心家庭的參與興趣將「越來越多」,計劃的滲透率「會一直上升」,但安老按揭的保費水平牽涉長期風險配置評估,故「一段時間內不會考慮調低」。
記者:劉美儀
按證公司今年踏入15周年,劉怡翔說,該公司除了履行三大核心任務(購買貸款、提供按揭擔保及推動港債證券市場),亦承擔社會責任的混合角色(Hybrid Role),如近年推行安老按揭、中小企融資擔保及小型貸款計劃等,未來路向「有機會會加大啲社會角色」,但具體新增計劃則未有透露。
任內最引以為傲工作
即將退休的劉怡翔自言,八年任期內最引以為傲的工作之一,是啟動安老按揭,香港是少數具亞洲傳統核心價值的區內市場能成功推展這項計劃(另一地是韓國),目前本港申請宗數已達296宗,批核個案逾280個。
與安老按揭歷史悠久的美國相比,本港起步階段的滲透率已超越美國,他指美國在1990年推出計劃,首年獲157宗申請,以當時該國人口計,滲透率約為0.000062%,但本港去年推安老按揭,首個年度已有266宗個案,滲透率達0.0037%。
劉怡翔表示,雖然放寬安排才剛公佈,初步反應未見太明顯,惟他相信,本港的安老按揭滲透率「會一直上升」,具體水平則暫難預測;目前樓價處高位,他說申請人或會趁機鎖定較高年金。對於按證公司會否因而承擔過多風險,他認為,安老按揭兩項最大風險變數是長期息口及樓價波動性,此舉正是私營機構難以解決風險控制的癥結。
一段時間內 保費難降
作為外滙基金全資擁有、並以商業化運作的按證公司,他說,該公司資本雄厚,加上長線精算估算,可透過長年期風控管理,處理樓價周期波動影響。他補充,正因安老按揭涉及長期風險,保費不宜在太短期內調整,故他不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研究改動保費水平。
按證公司董事會早前決定業務策略回歸本土,並出售深圳及馬來西亞合資公司權益,對於任內未能進一步將按證公司理念「輸出」海外,是否遺憾?劉怡翔審慎回應說,內地正值推行調控政策,任何增強信貸流動性的發展,與宏觀環境不切合;至於與馬國合資,參照本港模式推行按揭擔保計劃,他認為,該合資公司已完成使命,又婉轉表示,「當然若果一個風險監控模式,能夠有多啲地方認識同接納,會係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