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今年表現「熊霸全球」,與經濟增長大幅放緩不無關係,今年內地第三季GDP增長僅7.4%,增幅創下2009年第二季以來新低。另一方面,滬深兩地2493家上市公司首三季純利按年跌2%,為2009年第三季業績期以來,A股純利表現最差的一季。
短期受制「抽水潮」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內地經濟已有復蘇迹象,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早前連續兩個月滑落至50的盛衰分界線下方後,10月終於重上50水平,終值報50.2,11月更進一步升至50.6的七個月高位。而滙豐公佈的中國11月PMI預覽值亦升至50.4,反映實體經濟重返復蘇狀態。大行亦看好內地股市前景,高盛指,中國經濟復蘇可令股市受惠,預計滬深300指數明年可有25%升幅。
不過,短期內地股市仍將受制「抽水潮」,令市場人士難以樂觀。根據統計,12月將有96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高達180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11月增加逾六成,為年內單月最高,也是2011年9月以來的單月解禁最高水平。另外,雖然近期新股集資活動已暫停,但目前仍有超過800家企業排隊等待上市申請的審批,擬融資規模高達逾5000億元。